浅谈安全护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李树萍
[导读] 进一步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与效果。
        李树萍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730000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与效果。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全部患者符合脑血管病相关诊断标准,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的开展,保证患者处于安全有效的护理康复过程中。
结果:在本研究中的100例患者均恢复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心理健康,无焦虑、抑郁,对护理满意度提高。
结论: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安全护理,可降低再次发病概率,保障患者康复。证明优质的护理对心脑血管患者康复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神经内科;心脑血管疾病;护理。
1.病因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一般都发病急,并且非常容易出现病情突然变化。病情一旦发生改变都非常紧急,患者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在临床特征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起病急、发病率高;第二,容易产生慢性心脑功能损伤;第三,病死率与致残率高。所以,在临床护理中要采用合理的护理管理手段,提高护理的质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坠床、跌伤、摔伤或外出走失等意外发生率[1]。
2.护理的方法
2.1心理护理:患者住院后,作为护士,我们要通过沟通让患者了解病情的进展,治疗的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疾病的预防等知识。消除患者对治疗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以及焦虑等负面情[2]。在治疗过程中,要经常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询问,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一方面可以及时的了解治疗的效果、做出治疗方案的相应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安慰、鼓励的作用,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依从性,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2生活护理:积极帮助患者培养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主意饮食调养,进食一些高热量、容易消化、高蛋白以及低脂肪的食物,适宜吃一些蔬菜、水果、瘦肉、豆制品等[3]。另外,主意饮食卫生,在患病期间杜绝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偏食现象,强化营养的均衡搭配,尽量少食多餐。禁止进食相对敏感的食物,例如海鲜等,同时戒烟忌酒,避免血管出现痉挛情况,从而有效防止发生血压的升高与血管的硬化等情形,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难度。


2.3环境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走廊和病房内有良好光线,光滑地面要增加防滑垫,及时清除走廊、过道和病房内的障碍物,整齐摆放各种物品,不得摆放坚硬、锐利物品。从而使患者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分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注意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基于充分理解与尊重患者的基础上,深入解决患者实际需要,从而促进患者瘫痪肌体的康复。
2.4安全护理:心脑血管患者由于肢体活动不便,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要做好护理和防范。要避免设施出现尖锐的棱角。在卫生间、走廊、墙壁处要有扶手和防滑处理,方便患者起坐和扶行;床旁应安装护栏,防止患者跌倒和坠床。意识有障碍的患者要有专人看护。要保持病区环境的安静、舒适,给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4]。对用药执行严格的核查制度,观察用药反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2.5康复训练:脑血管病患者的最终护理目标是降低致残程度,因而康复训练尤其重要。应在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康复训练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根据医生要求制订锻炼计划,说服患者配合训练并逐步增加锻炼次数和强度[5]。
3.结果
在本研究中100例患者均恢复效果满意。都已恢复行走和语言能力,无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心理健康,无焦虑、抑郁,生存质量提高,对护理满意度提高。
4.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循环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心脏与血管,主要承担运送人体血液的功能,心脑血管疾病分为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从本质上来讲,心血管疾病与动脉硬化有着莫大的联系,易患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胖人以及饮食不规律、嗜好抽烟喝酒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身体素质不高,抵抗力不强,容易因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产生。
作为一名护士,在疾病治疗期间,应全方位的保障患者安全、帮助患者提升其治疗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建彬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1杂志,2012,15(17):58—59.
[2] 陆忠红,仇训华,黄丽儿.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5):123—124.
[3]刘丽芳,王晓珊,李静音.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7):1107—1108.
[4] 刘英慧,张艳,于娟.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08.
[5] 刘哲.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J].临床医学工程,2011 年7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