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华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管理,组别包括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最终的两种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护理管理后的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事件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较高,两组以上指标数据对比存在的差异值较大(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患者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确保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老年病;风险管理;效果研究
老年病在临床心血管内科所占病例人数最高,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临床所接受的老年患者人数逐渐上升,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能力以及自护能力均较差,因此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会存在多种护理风险[1]。为进一步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质量,本文详细分析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老年病患者护理中的运用价值,具体内容已在下文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筛选病例为2017年6月-2020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病患者100例,共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分别有50例。对照组患者:26例男、24例女,年龄均值(75.0±2.1)岁;观察组患者:男患者27例、女患者23例,年龄均值(75.5±2.3)岁,组间数据对比具有较小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护理风险管理,①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均需要培训后上岗,以便确保护理人员充分掌握心血管内科老年慢性病相关护理知识以及护理要点,提高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②岗位管理:首先要根据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经验、能力及岗位需求进行定岗定位,确保每个岗位责任制。③风险评估:及时掌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心理状态、身体营养状况,准确掌握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结合以往临床护理经验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计划。④认知教育:耐心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治疗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和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及理解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⑤用药管理:要将患者所用药物进行详细标识划分,告知患者和家属所用药物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常见不良反应,在患者输液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和家属不可擅自调动滴速,避免速度过快增加心脏负担;⑥病房安全管理:要在病房、洗手间以及走廊粘贴安全警示标志,尽量减少意外跌倒现象;同时要对患者病床安装防护栏,防止患者坠床现象发生;同时要做好患者各管道的固定处理,避免发生管道脱落现象;每日定期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以及肢体按摩,确保患者肢体血液循环通畅,减少压疮及静脉血栓形成。
1.3观察指标
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分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并对比,总分均为10分,分数越高指标越好。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事件以及患者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为本文数据分析统计软件,(±s)和t检验/n(%)和x2检验为此次计量与计数资料描述方法,当两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时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评分指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事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最终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各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数据比较所占的优势较大(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详情[n、±s、(%)]
3讨论
心血管内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所接收的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而由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多数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加之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均已衰退,从而会增加临床护理难度,若护理不当会增加多种风险事件,所以针对心血管内科老年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良好的护理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确保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效果及安全性[2]。为此,本文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老年病患者护理中,且取得的护理效果较为满意。该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建立护理小组,通过开展全员参与学习,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岗位责任意识以及临床护理管理能力;通过岗位管理以及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在心血管内科治疗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并重视了对患者的认知教育以及心理疏导,从而提升患者的认知度,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管理以及日常监控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3]。
由上可知,运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老年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确保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春菊.老年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4):29-31.
[2]孙秀华.老年病护理风险与防范策略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6): 214.
[3]曹菊梅.针对性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