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王影
[导读] 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王影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病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分组护理治疗,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有患者50例,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观察对比术后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且发生的并发症较少(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术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观察;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脑出血是临床一种高发的危险疾病,当前临床针对脑出血疾病主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但由于手术存在的创伤性较大,术后患者易产生颅内压增高以及疼痛等症状,加之发病后会导致患者脑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多数患者会失去自理能力,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1]。所以,术后脑出血患者应给予较好的护理干预,才能使患者的术后效果得到保障。为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详情在下文中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2020年6月,将100例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为28/22例,患者年龄50-76岁,中位年龄(63.0±2.2)岁。观察组患者中有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为51-76岁,中位年龄值为(63.5±2.3)岁,组间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值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配合,护理内容主要包括用药指导、日常卫生管理、饮食指导以及康复锻炼指导等;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①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均通过培训方能上岗,以便更好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和对疾病的重视度,并且要明确岗位职责以及规范护理行为,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和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②风险评估: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的危险因素、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抵抗心理,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③认知教育: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手术方法、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以便更好的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并要做好患者以及家属的情绪安抚工作,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支持与安慰,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家属的配合度。④康复护理:术后要定期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肢体按摩以及呼吸道排痰处理,以便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同时要为患者制定合理饮食方案,确保机体营养均衡,鼓励患者多饮水,避免便秘发生。可适当在病房内播放舒缓音乐,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并且能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同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以被动式训练逐渐增加至主动训练,训练强度要根据患者耐受度而定。
1.3观察标准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运用汉密顿量表评分,评分项目有24项,总分值均为100分,最终分值越高表示指标越差。运用调查问卷方式评定两组患者最终生活质量,单项指标分值为10分,分数越高指标越好;采用MBI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强。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s)和t检验/n(%)和x2检验为本次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方法,两组数据指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通过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数值比较大(P<0.05),见下表1。
 表1对比两组计量指标情况(n=50,±s)


2.2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指标评分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均占有明显优势,且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2。
 表2对比两组各指标情况(n=50,±s,%)


3讨论
脑出血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高发疾病,该病具有发病危急、危险性高、致残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等特征,其发生因素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微血管瘤破裂所至的脑血管破裂[2]。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嗜睡以及昏迷等症状,并且会严重损伤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致使患者出现肢体偏瘫以及语言功能障碍等,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手术是当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通过治疗及时清除患者脑血肿,减轻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但术后仍需与较好的护理相配合,才能使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得以保障[3]。为此,本文中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用了综合护理干预,最终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是通过建立护理管理小组,使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并对患者采取风险评估,确保临床护理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同时重视了患者的认知教育以及心理干预,不仅提升患者的认知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更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以及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和康复护理管理,增强患者机体对创伤以及疼痛的耐受性和自控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最终使患者的身体得到良好恢复,降低患者的致残率[4]。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出血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提升术后康复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庆丹,包玉峰.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J].饮食保健,2019,006(024):188.
[2]陈文霞,王慧娟,梁霞.脑出血患者术后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34):131.
[3]刘永瑞,何羿昕.脑出血患者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036(003):288-290.
[4]李峰.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8,v.27;No.183(01):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