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养成阶段。所谓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是行为习惯,更是学习思维习惯。在这个学习阶段,教师若能培养学生进行提问的意识,教给学生提问方法,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的提问,则是让学生拥有文学习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由此,学生能更快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角度;提问策略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内驱力。但在一线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随年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学生的阅读时长反而呈下降的趋势。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中,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的精力越来越集中在学科性学习或与考试相关的课程教材上,甚至于课外的各类游戏等电子产品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到中、高年段几乎销声匿迹。
1 和谐氛围,鼓励探索
让学生爱上提问,是培养学生好学会问的第一步。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加入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元素。如利用观看学生喜爱的动画视频,给学生猜谜语等方式进行导入,在课堂伊始就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主动提问,营造良好的课堂提问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好学生的提问环节,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使学生逐渐养成想问、敢问、善问的习惯。如教学课文《爬天都峰》一课时,本人就设计了一个从问题清单导入,让学生围绕课文质疑的环节。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思考、提问。《爬天都峰》一课是习作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基于这个教学要求,我进一步让学生质疑。如在学习课文“我”、“爸爸”和“老爷爷”几次对话的部分,学生能根据写作手法提问“为什么不直接写爬的过程 ,要先写作者看到天都峰后的想法?";能根据生活经验提问“如果我是小作者,我能有勇气往上爬吗?”。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学生就对多角度提问有了信心,有了方向。
2 多元评价,增强自信
2.1提问行为评价。从学生上课前的预习,上课时的态度,课后的练习等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良好的常规得到巩固。在学生的提问质量不够的时候,或都只从单一角度进行提问的时候,教师应找到他的闪光点进行评价,再提出建议,这样易于学生接受建议。教师的评价可以是表养性的,如“你抓住了文章的关键句子提问,你真棒!”;可以是正向引导性的,“你的声音很响亮,要是能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进行提问就更好了”; 可以是互动性的,“你提的这个问题 ,我们来现场采访一下其他同学,看看有多少人知道答案。”"看来 ,下次你可得找个难点的问题考考大家了,好吗?"这样的多元评价,除了让提问的学生得到鼓励外,也让其他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自己应该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学生们了解了常规的意义,自然而然地认同教学常规,并且能更积极地分享自己的提问。
2.2提问质量评价。小学生积极上进、爱表现,这是一把“双刃剑”。一些拥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到的肯定评价会更多, 当他们的提问获得较多的肯定的时候,更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更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对于若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若其长时间得不到肯定的评价,则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搭建多形式、多样式的展示平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教学时我注意提升学生的自我获得感,我会收集学生的阅读作品,在教室开辟一个“阅读分享角”,将学生对某篇课文或课外文章的《问题清单》贴在上面进行展示,供学生欣赏、学习。当然,若有学生同读一本书,也鼓励学生在《问题清单》上写出自己的问题或回答、评价他人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拓展学生的思路。同时,也会找出一些基础较弱的同学的不同时段的《问题清单》, 以此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前进动力。
3 指导方法,善问会疑
让学生善问会疑,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要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让学生知道,他们可以针对整篇文章提问,也可以对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提问。接着教学生如何找到提问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抓住关键处提问。不能仅限于问课文内容,问人物行为,而应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以教学学习课文《爬天都峰》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我”、“爸爸" 和“老爷爷”几次对话的部分,学生从写作手法方面进行提问“为什么不直接写爬的过程,要先写作者看到天都峰后的想法?"。由这个提问入手,课文教学就从事情发展顺序这一主线,自然牵引到文章的另一根主线——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这样,学生自然“顺藤摸瓜”,很好地消化了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内内涵。
学生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 这需要学生有“筛查”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提问不要局限于某个词句当中。学生首先要有全局性的观念,提出针对整篇文章的提问,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找到文章的关键点。接着,学生提出对文章表层内容的疏通性问题;提出对文章有关的人物思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等深层的探究性问题。最后延伸到对课文知识的延伸到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提问。甚至,有学生能提出对文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的不同看法的辩证性问题。
结语:总之,培养学生多角度提问是一种能帮助学生辩证性地学习文本,理解文本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角度的、高质量的提问,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学生由内驱力使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本阅读与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创造学生运用提问策略,多角度进行提问,进行阅读的机会。相信在今后的课堂 ,每一节课都会“火花四射”,因为那是人与人之间碰撞出来的,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高金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239-240.
[2]王洁.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内蒙古教育,2016(17):29.
[3]王艳冬.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