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具有现代化的特点,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不仅能有效的改变传统的说教教学模式,而且也能通过网络资源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给予学生较强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信息化资源与课堂内容的结合工作,通过灵活运用信息资源中的图片、资料、视频等,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带给学生新奇感,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信息技术拥有极强的集成性及交互性特点,它可以集语言文字、声音、动画、影像、光源于一体,为学生提供展示图形、有声动画、音频以及视频效果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既可以为学生呈现精彩纷呈立体直观的动态效果,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师生间的亲密互动,大大降低小学生对语文新知的理解难度,从而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接受新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技术可以更加符合小学语文朝着新课标要求的方向进行不断地变化。我们要让学生拥有更加完善的语文素养,如果直观意义上使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能力理解,他们往往不会深刻的理解。因为小学生自身的各种能力还是非常欠缺的,但是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将信息技术的更多优势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使两种教学方法形成更加深刻的结合,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质的改变。当他们拥有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便会对于信息技术的积极使用产生兴趣。其次,通过信息技术的积极使用,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改变,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加成熟性的运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压抑了学生积极性的使用,不仅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使课堂的氛围在沉闷的过程中压抑了学生更加自主的思维知识能力拓展,所以为了更好的使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的理解不再困难,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身教学环节的不断创新和设计。最后,对于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难点和重点,他们往往是展现出苦恼的状态。如果长时间地堆积便会导致能力的不断落后,甚至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大的减小,而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对于重难点的认识达成一个简单的形象化表现,使他们的理解在更加优秀的引导方式下提高效率。
2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2.1以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为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教师大都十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小学一节课授课的时间仅有40分钟,课堂上小学生有意识注意往往连一半时间还达不到,剩余时间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语文学习之中去,从而获取丰富的小学语文资料信息。这是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功劳,它们的有效利用势必为学生营造出一种不同于以往情境的新鲜感受,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真正的提升。比如我们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便可以凭借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课堂游戏情境,使学生能够目睹生字宝宝的转换生成过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字宝宝找家”的游戏,以有效帮助字宝宝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在生动的小学语文学习情境下,便能够将学生识字的欲望有效激发出来,给学生有效识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应用信息技术丰富语境,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不够,朗读的情感触发与情感体验根本就体现不出来,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制约了学生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语境,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在朗读过程中找到感觉,悟到情感。比如我们在学习《小池》这一课时,诗文中所描写的情境美是学生难以直观感受到的,对诗歌所独具的意境美和情感美更是感受不到,这就给学生的古诗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信息技术的利用就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可以形象而且直观地为学生呈现诗歌所描写的那种景象,再加上恰当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可以将自己内心中的情感充分展示出来,使得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变为可能。
2.3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课文是学生学习的主题和核心。几乎所有的语文知识都是从文章来进行拓展和体现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课文的有效剖析,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就成为了我们教学中的重心。但是,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没有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能靠单纯的讲解,学生不能亲身体会课文所传达出来的思想,那么自然对文章的理解有所不足。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直观性,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例如,在学习《一路花香》这一课时,许多学生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点不能够充分地理解,导致对课文的解读出现偏差。比如,对于“骄傲”这个词,许多学将其理解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的心态,其实在这里,它更多的是代表一种自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将整个情节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故事的发展过程。在动画的制作过程中,还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补充,体现出好木桶“骄傲”的来源,然后让学生想想,如果自己有一项别人不会的技能,当你受到夸赞时,会有怎样的心情?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好木桶的思想,通过这样的形式,将抽象的故事运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示出来,建立了文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2.4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对于语文知识的记忆,关系着学生以后语文科目的学习和发展。但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在有着强大的好奇心的同时,却没有相应的耐心,对于枯燥的知识记忆不够用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运用多媒体中的生动性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记忆,让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感官刺激,加强对语文知识的记忆。例如:在学习《游园不值》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从教学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加强学生对这一首诗的认识。首先,我们制作一个微视频,一个人兴致勃勃地去找友人,敲门却无人应答,正准备离去时,却发现了一支红杏从墙上盛开,再根据不同的情节配上不同的诗句并诵读,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记忆时,运用多媒体设备边看边记忆,让学生能够通过看、听、说等多感官进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力。
结语: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将先进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是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有效实践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措施。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是当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应该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王云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39-140.
[2]管永康.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体验式课堂有效整合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36):10-11.
[3]顾燕群.浅谈信息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助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78.
[4]傅晓雷.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44
[5][5]范亚群.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8(S2):136.
[6]董淑娟.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J].中国教师,2018(S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