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万银香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国内的教育部对于各项教育也随之不断完善与发展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国内的教育部对于各项教育也随之不断完善与发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步伐也在不断向前迈进。针对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严重弊端,教学方法的创新已是迫在眉睫,这不仅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的文化根基,还关心着学生将来创新力、创见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问题,并结合当前教学现实状况,指出有效的教学创新改革方案。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 教学方法; 教学现状; 创新方法
        引言: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关注和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主要的任务和话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趋势,认识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习惯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切实有效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方法和手段,较好地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小学语文学习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1、缺乏真实情感
        小学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对于中学生以及成年人来说,小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对于人生的悲欢离合还没有更加透彻的感受,情感体验与积累不足,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够全面,掌握的词汇也不是很多,因此,在写话与习作的过程中,他们只能进行对简单的生活的再现,无法全面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再加上小学生的词汇量极其有限,因此,小学生的作文大多缺乏真情实感,稍微好一点的习作也有套路化、模式化的嫌疑。
         2、形式大于内容
        小学生还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他们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与成人的思维水平有所差距,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成人的角度去要求他们。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写作中,教师不能要求他们的习作在思想上有多大的深度,不能要求他们像成人一样有较为全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否则,为了应付教师的要求,学生只能模仿别人的写作,堆砌华丽的辞藻,作文千篇一律,全部都是套用模板,这样的文章只是有着华丽的外表,实际上缺乏真实的内涵,空洞无力。
  3、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性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还不高,日常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和引导,教师是一天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他们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和作文水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包括心理状态、家庭状况和学习情况,在作文过程中要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纠正,比如标点符号的使用、词语之间的搭配,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作文素质,平时不断的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从而给学生一个好的榜样,学生乐意跟着老师学习。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方法
        1、让小学作文教学的形式变得多样化
        将小学作文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是避免学生作文出现形式单一的最佳方式。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常会对学生作文的表达形式及字数有所限制,从而学生在写不同的主题作文时出现表达形式大同小异的和为凑字数忽略作文质量的现象。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对学生的表达形式及字数不给予限制,放宽一些写作要求,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应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进行写作。例如在苏教版的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习作四“秋天到了,对自己感兴趣的或别人没有发现的景色进行描述”的写作练习中,先与同学对书中的例文《山坡上》进行讨论,对例文的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并将同一内容不同表达形式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扩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知道怎么去应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进行写作,使得作文形式变得多样化,减少“千篇一律”的情况发生。


        2、注重学生在生活中对写作材料的积累
        通过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和写作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除了对学生的表达形式进行多样化训练,还要对学生的写作材料的积累给予重视。写作是一门语言艺术,是一种用文字的形式将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对生活的感悟及对生活热爱的情感表达出来。在学生的小学阶段具有很好的发现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是最感到好奇的年龄,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在写作时将自己的发现、感悟及情感融合到作文中。
  3、实行必要的学习拓展
        都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作文写作也是一样的,知道得更多,了解的知识更加全面,扩展面越大,所写出来的文章就必然会更加精彩。老师在教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一定要首先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老师的知识面变得庞大,才能解决学生们各种各样稀奇的问题。老师强大的知识量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在修改批阅学生作文时,把学生们还可以继续改进的句子写出来,让学生们明白,换一个角度写句子会更加精彩,或者是在文章中引入文言文以及诗词,古代诗词里都蕴含着美丽的风景、含蓄的情感。把诗词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必然会让文章锦上添花。所以,老师们一定要先扩展自己的知识量,改进语文作文的写作方法,创新更加适用于学生的方法。让学生们不再害怕写作,能够克服语文作文效率低下的状况,     
能够在语文考试中取得高分。
  4、鼓励学生描述真实感受
        写作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将作者本人的真实感受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是有灵魂的,否则就只是众多汉字的简单的组合,缺乏生命应有的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创境激趣,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学生写作以“我最好的朋友”为题的写话时,教师可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提问学生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谁,鼓励学生说说朋友的外貌、习惯等方面的特征,继而引导学生跟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经常和朋友做些什么事情以及做这些事情时都有什么感受,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时,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话语转换为文字,虽然可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一定是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文章才是有灵魂的文章。
         5、多开展作文鉴赏教学
        在作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鉴赏课文,从而不断提示学生自身的文学内涵以及主观感知能力。小学生在鉴赏文章的过程中,就会深入地领悟语文写作技巧,从而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以及技巧。此外,语文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地鉴赏一些身边同学完成的优秀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深入地对比自己的文章以及优秀文章,从而发现自己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效地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结语
        作文是语文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包含了对语文当中各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考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在写作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写自己的文章,而不是将他人的外壳盗取过来,属上自己的名字,只有这样,文章才是鲜活的,与此同时,学生在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晴雨.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18(1):143-144.
        [2]文五省.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思考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6(28):17.
        [3]杨斌林,胡彪.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9):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