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陈小娇
[导读]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育者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日益高涨,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育者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日益高涨,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就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和创设情境教学三方面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简要探讨,希望借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前言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小学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若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导者,将学生当作是接收知识的机器【1】。教师在授课时,脱离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质量较差。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所有学生,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将结果告诉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比如,在开展《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体验的方式掌握各个图形的特点,以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在上课之初,我准备了铅笔、书、杯子和网球等作为教具,将这些物品都放到同一个袋子里面,要求学生只用手摸物体的形状,摸完之后判断摸到的是什么物体,并说一说物体的形状特点。在我说完要求之后, 学生都踊跃参与进来。学生通过摸不同的物品得到了不同的感受:杯子是直的,横放杯子会滚动,属于圆柱体;网球是圆的,放到桌子就会滚动,是球体;书本是平的,不会滚动,是长方体等等。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分析归纳来掌握图形的特点,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此外,“实践式”教学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空间。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教与学”的时间比例。“教与学”的问题主要呈现出两种极端现象,一是“教”的时间过多,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二是“教”的时间过少,学生的学习得不到指导。基于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设计,不能盲目跟从教育的发展趋势。课堂结构高效性的达成,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不一定是大容量或是快节奏。
        比如,在进行《测量》一部分内容时,我采取了先借助图片展示,再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操作的教学顺序。

45分钟的课程被分为三部分,用10分钟作新课知识的讲解,20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际操作测量,剩下的15分钟为学生答疑解惑。在进行新知识讲解的环节中,我借助图片向学生引入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合适的长度单位完成相关练习。在大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有整体把握之后,我开始组织学生用尺子对周围的物体进行测量,并要求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如,数学练习本的长度是15厘米、一根粉笔的长度是10厘米等等。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在答疑的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探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单位换算能力。
        三、创设情境教学,增添课堂趣味性
        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课堂内容上【2】。教师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等,但无论是哪种情境都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加以辅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比如,在开展《认识钟表》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钟表的指针构成,能够认读整点和半点时间,培养学生形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观念。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了钟表的图片,随后,出现了以下教学情境:
        师:“钟面上都有什么呀?”
        生:“我知道,有长的指针,有短的指针,还有数字。”
        师:“非常好,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指针和数字都代表什么呀?”
        根据学生的反应,我引导学生认识了时针和分针,鼓励学生分析讨论两者在运动时的差异。这样的课堂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加入到课堂活动中,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制定合理的教学时间安排。在教学方式上,要敢于创新,积极探索,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需要教师的统筹与安排,教师只有从自身出发,优化课堂结构,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优化的几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121-122.
        【2】张学慧.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2020(24):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