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意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繁杂且较为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联系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案和学生学习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发展其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趣味性;有效策略
引言
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生活中的现象往往可以在数学中看到,并得到解决。所以从初中开始,对数学就要有一个很好的理解。
1强化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让一次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果,应该考虑活动过程是否充满智慧、创造力以及情趣等。因此,如果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应主动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将以往的“教师讲课,学生听”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积极互动。教师只有信任和尊重学生,平等地看待学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基于此,教师在打造趣味性课堂时也要强化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变成师生互相沟通与互相交流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搜集学生们在课堂活动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此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2采用参与式课堂模式,针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
实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也是教师应该努力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础性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确保学生能够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并且将这种思维运用于生活中,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可采取主题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逐渐摆脱单纯的旁观者和听讲者的角色,开始将自己学习到的、逐步掌握的知识运用于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就能够迅速增加,使学生能够减少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上课走神现象,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对自己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并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途径。
3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逐渐受到欢迎和重视,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实用的教学工具。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冲击了封闭的课堂结构,优化和开放了课堂的教学空间。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不能仅靠教师的口头讲授和板书教学,而应丰富课堂的形式,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单纯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感到疲倦,甚至厌倦,进而影响学习的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改变传统保守的教学形式。初中数学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此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活动。初中数学包含了大量的图形、形状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传统的讲解方式学生很难理解,学起来也会非常抽象、枯燥。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抽象的知识进行动态化和形象化的演示,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同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减少数学教师的板书量,为其他教学内容腾出更多的时间,扩大课容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4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原动力。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的,需要学生不断思考和探究。低年级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和好奇心强的特点。如果教师不能制定出趣味教学策略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面对密密麻麻的数字、公式、定理等数学知识时,他们就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制定相关的生活化情景,来引导他们参与其中,提升他们对数学的感知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通过引导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对枯燥的数学才能够学得津津有味。
5丰富课堂内容,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逐步与学校教育接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呈现大量的感性材料。这既能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首先,在多媒体教学中渗入每个知识点,突出重难点,然后结合网络信息将之细化。对于数列问题,教师可采取在PPT上给学生展示相应的图样帮助其理解课堂内容;对于概率问题,可利用程序进行模拟,既能减少教师工作量,又能验证知识是否正确。其次,注重自身教学方法的改善,即改变传统课堂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上课时注重让学生自学,教师在一旁做补充和指导,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直观理解和想象,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最后,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如平行投影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平面视角进行转换,平移至立体图形的一侧,让学生对其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能利用网络信息丰富课堂内容,不仅能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还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6数学教学进行大胆创新,创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师在尊重传统教学理念、课程规则、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与创新,将动态和创新元素融入课堂,供学生使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一种有趣和舒适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更加愿意学习。教师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学生爱好游戏的年龄特征,在开发课堂作业时增加针对初中生的有吸引力的游戏和家庭作业。在留作业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改变传统的以写和背为主的作业方式,而是选择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做作业,使其更好地学习数学。
7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幽默的数学用语与学生交流互动,不仅能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实质,也能增强数学课堂的感染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幽默,讲课方式要风趣而睿智,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时能切中问题要点,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不过,教师要注意幽默的教学语言不是给学生讲笑话,而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接收新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答疑,消除学生对数学、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增进对问题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其数学综合能力。
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既是难点也是重点,需要教师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实现趣味性教学这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模式、手段、活动形式等途径来实现,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恩德.浅析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育,2017(5).
[2]姚福江.探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J].教育科学,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