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跨学科融合思考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月第8期   作者:赵茂全
[导读] 初中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也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也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给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图像和逼真的声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官协同参与教学活动。基于此,本文提出将初中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相融合,提出这一系列教学路径,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跨学科整合

        引言:本文以当信息技术遇到数学一一统计图表的教学为例,定这个主题,是因为在七年级信息技术和数学教材中都有和图表相关的内容,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导入环节设计
        在导入环节两位教师都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信息技术教师从一个案例讲起,谷歌十分精准地预测了美国流感的趋势,其图表几乎和美国国家疾控中心预测的致,由此引入学习主题一一数据图表的制作和分析。展示图表:谷歌预测流感的趋势图教师提问:用图表来表达信息有什么优势?让学生体验图表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教学则以以文字信息的形式出示我国第2次至第6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旨在令学生从大量文字中抽取出关键数据形成表格,体验表格处理数据的优势和特点。数学教师首先呈现了第2到第6次全国人口普査情况的文字信息,再从大量的文字信息中抽取出关键数据形成表格,体验表格在处理数据信息时的优势和特点,文字和表格的强烈对比给学生带来非常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对比分析:在讲授新知环节,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广播软件进行演示教学,重点介绍如何借助图表向导完成折线图的制作,掌握统计图表制作的基本方法。数学教师在这一环节重点介绍统计表,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统计表的组成和功能,为后续过渡到统计图做好准备。
二、探究环节设计
        在合作探究环节,信息技术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图表的制作方法以及引导学生选用恰当的图表类型来表达不同形式的数据,学生通过三个任务掌握柱形图、饼图和折线图的制作方法,对图表制作的原理没有涉及。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是扇形统计图,使学生初步体会统计表全面、系统、有条理地加工、整理数据的功能。学生通过“读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结构;通过问题串的解决,引导学生探索各统计项目占总体的百分比与相应扇形圆心角大小之间的关系。认识扇形统计图,学生通过解决间题串理解扇形统计图制作的原理,为活动三绘制扇形统计图做好铺垫,学生通过认识和绘制扇形统计图进一步理解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从教学片段以及整堂课来看,虽然两节课的内容都与统计图有关,但两位教师的视角不同:信息技术教师侧重于应用,学生掌握WPS表格软件制作图表的方法,并会用这个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间题,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工具特性;数学教师侧重于原(数)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把统计表的数据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并掌握背后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关于数学与信息技术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的思考
        这是一次很特别的教研活动,可以站在其他学科的视角来审视本学科的教学,对自己的教学会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例如,有的数学教师提出,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将借助WPS表格软件制作的扇形统计图,与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制作的扇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提出,可以把数学的思想方法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还有的教师认为,数学教师课堂上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其实相当于计算机制作统计图的算法。大家普遍认为,学科之间应该进一步加强交流和融合。
(一)关于跨学科思维
        信息技术和数学有很深的渊源,被称为“计算机之父”的艾伦·图灵本身就是一位数学家。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在教学内容上也有不少联系,如上文提到的统计图表,以及与程序设计相关的流程图等,都是跨学科的主题内容。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一一计算思维的培养方面,数学学科也有相关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学科的跨界和融合,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关注的,例如,近几年,STEAM课程教学理念风靡全球,也逐步走进了国内的中小学校园,它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领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很多学校的 STEAM课程都是由信息技术教师负责组织和实施,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跨界思维,了解相关学科和领域E知识并进行融合,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有效地落实 STBAM课程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多元综合能力。
(二)关于拓展学科视野
        数学教师不能仅仅关注本学科的知识,还应该适当跳出学科范围,拓展学科的技术视野、人文视野、生活视野、社会视野等。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与学科相关的前沿知识和成果,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探讨技术、能源、材料、环境和生命等话题,思考数学发展的人学逻辑等。教师只有不断开阔眼界,才能登高望远,拥有大视野的教学智慧,才能培养出眼界开阔的创新型人才。此外,听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通常会选择听本学科的课来取长补短,一些好的教学设计、经验或做法可以直接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其实教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结论:年轻教师应该经常跨学科听课,多听一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学习他们教学的设计,课堂的驾驭、节奏的把握、临场的应变等。学习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智慧,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蒋倩倩,程岭.PISA测试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范式创建[J].教育科学论坛,2019(22):51-55.
[2]陆祁明. 初中数学探究型课程的教材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尚念. 中美初中数学教材跨学科内容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