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月第8期   作者:陈文杰
[导读] 在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保持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历史主题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等若干个方面
        摘要:在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保持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历史主题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等若干个方面。在主题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渗透这几项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在这个基础上构建有效的历史主题,实现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探究
        初中历史这一门课程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都说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的,如果现在的学生对历史一概不知的话,在生活过程中就会犯很多的错误,这样的错误是常识性的。因此说,学习历史的知识是有必要的。只有博古通今,才可以运用历史知识对自己进行方法论指导。
        1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概述
        初中生能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所得到的能力及所产生的人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核心素养就是一种我国新提出人才的评价标准,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简单来说是教师在初中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们可以具备使用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观点来分析历史相关的问题,进而获得正确历史的结论,树立正确历史的观念。根据有关课程的标准指出,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应该传授学生们坚持运用唯物史观角度看待历史发展的变化,增强学生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充分地培养他们爱国的情感,使得他们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此标准还展现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只是传授学生们理论知识,而是应该发挥出历史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作用,使得学生们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综合发展。
        2立足核心素养,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
        目前在大多数的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根本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历史的核心素养是忽视的.使得学生没有提高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对于更有效的掌握知识是有帮助的,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那么,下面就从多个方面来讲述关于对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优化:
        2.1明确教学主题
        确立每节课的灵魂和中心是主题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即教学主题。具体来说,在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好教学立意工作,明确教学主题,从而为接下来教学流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指出明确的方向。在设计教学主题之前,教师应当针对历史教材内容以及新课标进行研读,吃透教材,对于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做到充分理解,然后探索课本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契合点,从而明确教学主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讲授“辛亥革命”这节知识点时,教师应当抓住本节课的课标,即“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在把握课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从“时空观念”这一素养入手。从“空间观念”视角来看,辛亥革命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南方屡败屡战到武汉胜利。从“时间观念”视角来看,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终结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所以,教师可以基于“时空观念”素养对这节课的主题进行确定,即“帝制掘墓者”。教学主题明确,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会十分顺利。
        2.2加深历史空间观念
        历史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也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性。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应补充一些教材外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演变的脉络,这样有助于学生感悟历史的人文情怀,树立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历史史实的发生都依托于具体的地理位置,即地理位置和环境是历史事件发生的舞台和空间。培育学生基本的地理空间素养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应将历史史实与地理空间联系起来,结合地理位置分析当地发生的历史史实,引导学生学会用绘图方法绘制符合历史史实的地图。这就需要教师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历史空间概念,可以考虑采用古今地理名词对比以及地理位置名词典故拓展等方法。在古今地名分析对比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PPT做古今地名对照表,让学生直观地比较差异。例如,我国省区制度的起源是元朝,当前一些省份的地理名称就是与元朝的名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元朝各行省疆域地图与当前各省进行比较,梳理元明清三朝各行省疆域的演变历程,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关系。
        2.3以日常生活为参照开展初中历史教学
        学习历史知识可以"以史为鉴",让历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而是把对历史总结合理地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所以,初中历史教师以日常生活为参照来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适当地指引学生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历史,并且深入地探究历史的现象,抛开历史事件神秘的面纱,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根源。由此一来,教师应该利运用实际的生活开展课堂教学时以资料或某一个事件作为着手点,把有关相关历史的知识总结起来,进而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历史动态信息以及记忆历史的知识,培养学生们历史的核心素养。运用日常生活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还可以完成历史知识有效地拓展,打破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教材知识局限,使得学生们能够了解更多历史背景以及历史文化。要想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严谨性以及科学性,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拓展知识之前核实历史的资料,保证其准确性与真实性,避免出现历史知识混淆与误导的情况。
        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新中国外交》这一内容时,应该先给学生们讲解如今政治局面以及外交策略等,然后逐步地引出中国外交发展的历史,探求新中国外交的背景,使得学生们了解当时中国外交的状况,从而思考我国发展的艰难,让学生们树立民族荣誉感以及自豪感,珍惜现阶段美好的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促进主题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对学生更好地解释历史、重构历史、认识历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爱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75-76.
        
        [2]张峰.融合与共生: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09):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