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思考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月第8期   作者:蔺楠
[导读] 美术教育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对美术教育的新要求,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是美术基本技能教学,更应重视美育的价值
        蔺楠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730030
        摘要:美术教育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对美术教育的新要求,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是美术基本技能教学,更应重视美育的价值。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美育渗透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发挥美育效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育;审美能力

        引言:但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素
质的发展,影响了美术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高中美术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中教师对美术教育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基础美术教育主要基于通识教育,并未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淡化了美术的学科属性,在课堂上,部分美术教师在开展绘画教学时,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美术基础知识,然后要求学生临暮美术作品,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逐渐消退。对于高中美术教育而言,具有清晰、准确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高中的美术课程可能偏“理性化”,对于实践过程的理解比较片面。笔者认为,美术应该基于情感,而仅仅将其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是有失偏颇的。  
        高中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美术课程应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人文精神及艺术观念。但部分高中的美术课程忽视了艺术的本体性和感性体验的价值。如,部分高中美术教师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美术相关的文化知识作为主体,然后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临摹或随意涂抹的方式积累美术知识和相关经验,未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感性经验,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艺术的真切感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艺术潜力的发展。尊重艺术的本体性不是要训练某种美术门类的技术,而是要尊重艺术本体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如何让学生对美术形式、意蕴等有真切的体验,让学生真正靠近艺术,是现在高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倡导美育的高中美术教育策略
(一)走出美术教育思想误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部分学生、家长对美术教学的认识仍存在着误区,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改变他们对美术是可有可无的通识教育学科的错误认知,让他们走出思想误区,重视美术教育。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先从自身做起,改变对美术学科的看法,然后通过发挥自身的能力,用专业知识开展美术教育。如,美术教师可以开展美术体验课,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感受美术的魅力,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美术的学科特点和重要性。

同时,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从真挚的情感出发,让学生从心里认可美术教育,最终达到美育的效果。
(二)丰富美术教学形式
        要想顺利开展美术教学,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组织合适的教学活动,丰富美术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艺术感性经验。因此,学校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艺术环境,如设置独特诗情画意的美术室,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发展;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相应的美术
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最后,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努力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导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艺术经验。如,在欣赏《最后的晚餐》这幅世界名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亲身感受画家的艺术创作思想,让学生更加直接地理解绘画的艺术性,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丰富艺术感性经验。此外,罗克韦尔?肯特曾明确提出:“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时侯,要将美术鉴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鉴赏教学中还步提升审美能力。
(三)增加背景知识,提升审美能力
        美术鉴赏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时,教师很难借助精谁的语言对艺术作品的特色进行描述。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时侯,如果单纯地引领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思考,就会导致课堂教学陷入枯燥的境地,难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一传统的审美教学方式,可以将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背景,融入美术鉴赏教学中,引领学生在了解美术作品背景的过程中,感受特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之前,可以先对这幅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美术作品的鉴赏,使学生领略作品中的精神,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基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在教学中加入一定的人文内容。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创作,其中更倾注了作者的情感,这也是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介绍美术作品创作的背景、作者的经历等,促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作品中的情感,并在鉴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例如,在对敦煌彩塑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创作时间、代表作品、特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使学生对作品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鉴赏,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师要认识到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鉴赏教学理念、转变鉴赏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中,进而提高美术鉴赏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斌. 运用美育资源对高中美术生实施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沈可.美而有术——美术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探索[J].江苏教育,2020(30):76-77.
[3]刘卫城.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0-3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