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月第8期   作者:郝梦
[导读]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郝梦
        昆明市官渡区东华二小650041
        摘要: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并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联系实际,増加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増加趣味性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当今的小学生在思想与行为上都展现出了新时代的新特点,随着学生接触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要尽可能早的在学生心中种下道德与法治的观念,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正确的观念的引导,做出符合要求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养。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价值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尊老爱幼,尊重师长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学会正确的看待周边的人与事,学会向他人说礼貌用语,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一个可以自如从容的应对日常社会生活的学生。法制观念是近年来提出的对学生的新的要求。随着犯罪年不断下探,校园霸凌事件频繁的出现,人们开始重视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让学生在小小年纪就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触碰的法律底线,从而净化校园风气,在校园里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这种法制观念的植入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学生从小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防止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以及良莠不齐的信心中,影响学生人生的选择和价值观的形成。从小让学生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通过这种甚至于心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热爱,面对分裂祖国,影响人民感情的恶性言论可以做到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
(一)联系现实生活,加强理论实践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深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联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任何理论都不是空中楼阁,内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的理解理论,更深入的理解课堂上教授的内容。比如在“干点家务活儿”单元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家中的长辈分担家务,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后主动的领取家务活儿,表达自己对长辈关爱的感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愿意感恩的心态。
(二)提高备课水平,増加学习趣味性
        传统的课堂教育就是课本宣讲的方式,通过故事与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时代环境与应该发扬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单纯的局限于课本的教育更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应该提高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认识,创新课堂教育方式。

组织小学高年级学生观看传统文化影片,通过电影的表现手法与方式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感悟与震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观影后,分组讨论自己的感想与收获,也可以让学生些观后感这些方式都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影片中的文化的力量。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对于一些脍炙人口的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将事件中的情景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经典片段,学生可以切身的感受到人们舍生取义,为了新中国成立,甘愿牺牲在成立前タ的大义凛然与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情怀,给学生心灵的涤荡与升华。
(三)利用多媒体,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多种方式进让学生产生内心的启发,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比如在向学生讲解中国传统美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影片的片段了解中华传统,针对不同的影片形象中的不同做法展开讨论。在全员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应该切记不要盲目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技术,而是应该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所教学的内容合理的使用,只有这样オ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例如,在教学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家乡新变化》一课时,为了促使学生可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且可以为家长的变化感到自豪。在教学开始前,笔者先是借助现代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昆明旧貌和昆明现在外貌的图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两幅图之间的区別。通过这样的教学,除了可以为后续的教学铺垫扎实的基础,还能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
(四)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和他人,让学生将自己所了解到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人或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不断结合生活实际,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其责任担当意识。例如,在教学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交通安全知识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找一下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关于交通安全知识的材料,让学生上课时将材料带到课堂,教师也要将不同的交通标示给学生讲解,在课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课程中就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解析交通安全知识来互相加强认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肯定也会经常遇到些交通事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些关于交通安全的宣传片给学生浏览,在课程中结合实际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从而让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得到正确的发展,增强其责任感的同时提高个人的整体素养。
        结论: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社会生活中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养,通过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以正确的标准来判断和认知。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对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卢晓晓.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分析[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05):22-26.
[2]黄莹莹.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J].华夏教师,2020(13):56-57.
[3]周媛媛.疫情期间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05):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