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科师范生视角浅析小学全科教师政策的认识和反思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月第8期   作者:谭京京 骆小平 裴兴媛
[导读] 有很多以社会其他视角来评析小学全科教师政策,本文主要从全科师范生的角度,通过对全科教师出现的背景以及问题的阐述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谭京京  骆小平  裴兴媛
        重庆师范大学
        摘要:有很多以社会其他视角来评析小学全科教师政策,本文主要从全科师范生的角度,通过对全科教师出现的背景以及问题的阐述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阐述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关键点在于全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不够。
        关键词:教育均衡,学习动力,退出机制,职业认同

一、全科教师出现背景
1、教育均衡
        为了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国家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鼓励高校师范生支教,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等支援农村教育的规定和措施,希望他们将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支教过程中,给农村教育教育工作带去新的活力,更新农村教师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而全科小学教师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化解乡村教育生态失衡,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平衡战略,重拾建设小康社会公平教育的初心。
2、卓越教师计划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响应了教育部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对师资的要求,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真正的全科教师能够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全科教师升级为新时期小学教师教育领域卓越人才的一种补充。
3、农村小学学校教师补充机制
        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开足开齐开好规定课程的迫切需求,但是师资缺乏,特别是音、体、美、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紧缺。小学全科教师政策正好满足了农村教师的补充机制。以重庆市改革农村教师补充培养机制为例一是实施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中小学特色学科教师配备计划(“双特”计划)。2014年招聘“双特”教师1871人,近三年为农村学校补充了5447名“双特”教师,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科学、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配备不足问题。二是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和幼儿园教师“3+2”或“3+4”培养计划。定向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和一批高素质幼儿园教师。 2014年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共招生1100人;2014年首批“3+2”免费幼儿师范教育招生117人,计划五年培养1000人。
二、问题与反思
1、全科师范生学习动力问题
        从进入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的全科师范生,“为什么学”,为了毕业还是提升自己,这是很多人都纠结过的问题。毕业了就可以工作,不用面临人才市场对毕业大学生的审视和检验,拥有稳定的生活,这是很多全科教师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所以学习动力问题,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全科师范生。而又有一大批的毕业生学习动力在于毕业后对于定向区县学校的优先选择权,为了去离家近、离城近的学校,所以尽量把学习成绩、学分弄好看。这是是否还符合教育部推行“卓越教师计划”,这样培育出的全科教师是否还能为农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去更好的创新活力?提高全科教师门槛,为全科师范生加压。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有压力的话就可以把人推着往前走了,这也是相对于一个马达给人提供动力。如何加压、在哪方面加压,全科师范生本来学习内容较多,学习压力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更好的平衡。


2、全科师范生的进入与退出机制问题
        很多的全科师范生在父母、高中老师的劝说下,进去了全科教师专业经过一两年的学习或是四年毕业后,发现教师这个职业并不适合自己、想要步入考研大军或者是不愿意去往区县职教,于是很多人想到了违约,可违约后不仅仅是会面临高额的违约金,还有被记录入诚信记录的风险。例如2019年重庆各区县公招公示里的招聘要求里“定向到重庆市区县基层学校工作、但未有有效履约或未满服务区县的公费培养师范毕业生”不属于北师大现场招聘或西南大学设点招聘对象。这个退出机制是否过于严苛,这种强制留下来去往定向区县的全科师范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值得深思。建立完善的全科师范生能进能退的制度迫在眉睫,它能打破全科师范生出口瓶颈,优化全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全科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这可以参考相对完善的教师退出机制在基层形成的制度规章或已经形成的一致观念。
3、全科师范生是重全科教学还是多科教学问题
        儿童的认知世界并无学科之分,在启蒙教育阶段实施综合性养成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儿童从立体的生活世界过渡到具有整体展示的认知世界,全科型卓越教师的提出与素养教育的现实诉求相契合。儿童认知规律和国内外全科教师研究都表明,小学全科型卓越教师的本质内涵不是能胜任全部科目的教学,而是能否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有效整合各学科知识,并具备设计和实施这类整合性课程教学的能力,更好促进儿童品性的发展。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应以儿童本位取代学科本位,同时开设高频化、序列化的专业实践课程。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过程中,还应当提倡课程实施的模块化与微缩化,降低课程的繁冗随意性,提升培养的适应性与引领性。所以全科教师应该偏重于整合各科知识,让所教的科目知识更加丰富和完善。全科教师应注重以实用性为导向和注重学科间整合的教学模式。
三、增强小学全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
        根源于我国古代的价值观,以及现阶段文化断层、外来文化涌入、社会环境变化过快而造成的理念不适应。我们官方一方面把这个职业捧得过高,而另一方面却没有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造成教师本身对行业的认知就会产生相当多的矛盾。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又有许多不同,很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更想成为城市教师,似乎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低一等。这也是全科师范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想要退出全科师范生机制等问题出现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而谈到小学全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首先要理解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这个内涵有三种说法:一是能够承担多门分科教学任务的小学老师。二是指师德高尚、知识面广、能文能武、能画能唱、全智多能的百科全书式好老师,但全科教师并不是说一位老师语数英音体美各学科,而是把这些学科融合在一起教,实现小学课程的科学整合。三是指将小学同一年级的中的全部课程文科类、理科类课程和艺体类三大课程,全科教师就是能够承担起小学同一年级中含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内的文科、理科和艺体科三类课程中的某一类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的教师。这个内涵没有非常清晰的概念界定,但可以看出全科教师的价值和责任。全科教师并不是像有些外界人士定义的“两免一补,定向农村”那么简单。为什么有些全科师范生选择违约也不愿去区县成为一名农村教师或者是不愿意长期待在农村,我认为是因为农村教师的吸引力很弱是一个关键原因。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依然很弱。可以说,西部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是我国农村教育这个短板中的短板。我认为影响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因素可归纳为既相互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的三个层面:社会层面的经济收入、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职业层面的压力与倦怠、个人层面的职业偏好。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首先要显著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生活环境。其次要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用法律法规来维护农村教师的各项权利。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政策解读[EB/OL].(2013-05-22)[2017-12-15]
[2]何雪玲,陆璇璇.基于岗位需求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策略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6):16-19.
[3][26]李俊颖.农村全科型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王莉,郑国珍.论本科层次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6,(11):40-44.
[5][28] 黄俊官. 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 [J]. 教育评论,2014,(7):60-62.
[6]余霞,何欣.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师资困境破解思路[J].教学与管理,2017,(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