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定海
成都列五中学 610021
摘要:
笔者参与了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几年的不断学习、认识和实践,我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在通过不断实践后,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本人就对已经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一些总结和反思,希望能为以后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数学校本课程 实践 反思
一.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
学校进行了三轮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第一轮开发的校本课程是《高中数学入门教程》,第二轮开发的是《初中数学导学案》,第三轮开发的是《初三数学专题讲座》,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下面简单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1.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评估。
学校有关领导和教师对我校几年来教育教学成绩以及教师的科研水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结合新时期国家对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一致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老师们也有这个能力开发出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在经过专家们的充分论证后,我校的各个校本课程研发小组随即产生,参与校本课程研修的老师们也是兴致盎然,信心十足。在进行充分的学习和交流后,各个研发小组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
2.制定校本课程阶段性目标及课题内容。
确定课程目标是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作出判断的活动.数学校本课程的目标除了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之外,更多的是要扩大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于是,根据现有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第一轮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放在第一位。
3.认真编写校本课程。
在确定内容后,各位老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和学习中所积累的资料和经验,同时通过相关专业资料的搜集,认真写出教程大纲。然后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讨论,确定知识的广度和难度,以及本节内容所涉及的趣味知识和历史材料等。然后通过电子文本的方式编写教程,并认真修订。最后用文本文件打印出书,并放在校园网络校本课程专栏上,供学生查阅和自学。
4.试教校本课程,检验教学效果。
在《高中数学入门教程》中,本人编写了《三角形的“三线”》和《三角形的“四心”》,这部分知识在初中阶段只有一些最简单的粗浅认识,一旦深入学习,就发现其内容显得丰富有趣,并很富有挑战性。学生学习也很有兴趣,积极性也很高,学生获得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从而扩大了知识面,也为高中的学习进行了必要的铺垫。尤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活动,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交流,提出完善措施。
在试教活动结束后,课题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总结交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进行了阶段性的分析和讨论。总的来说,校本课程的实施是初见成效,学生的反映也不错。不过也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如何使数学校本课程在网络学习中发挥应有的效果;如何让全体学生都适用所编写的教程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今后做大量的研究工作,使之趋于完善。
二.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后的反思
1.校本课程应更多地注重生活实际问题。
现在的数学新课程虽然相对于老教材来讲在某种程度作了不少的改革,增加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景,但仍然摆脱不了大量纯数学知识的传授,摆脱不了大量的做题、练题、考试,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数学仍然是一门相当枯燥的学科。所以,作为课程补充的校本课程,理应改善这种局面,多设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活动,让学生能动手动脑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切实感受看得见的数学。
2.教师的课程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由于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教师在知识和技能的准备上需加强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校内外的大力支持,学校应多开设一些专家讲座,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和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等等。校本课程在开发中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4.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有所改变和突破。
校本课程不应该仅仅是一本书,而应该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与信息的优势,把校本课程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文字甚至视频信息,生动地全面地展现校本课程的内容。这样的校本课程不仅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而且更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学习和探索之中,这也会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总之,比起一本书来说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5.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时效性和前瞻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随时关注新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改革动向,关注学生思想及学习观念的变化情况,甚至于还要思考未来几年内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各种情况的变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应随时变化,去除一些陈旧的观念和内容,增添一些更富时代气息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更乐意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学习和探索中来。
6.校本课程开发还应注意连续性和持久性。
虽然我前文提到三年的科研课题就要结题,但这不等于校本课程开发也将结束。既然我们认识到校本课程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半途而废,那我们前期的研究和实践就功亏一篑,对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线教师不懈的努力和长期的坚持。不断地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修改和弥补,使之更加完善和与时俱进。
三.结束语
虽然在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我们仅仅做了一些尝试,但学生对此反映良好。从校本课程实施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通过对数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了用数学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了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