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月第8期   作者: 陆雪云
[导读] 从事了三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发现很多学生计算题的出错率很高,原因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陆雪云
        港南区木格镇早礼小学        广西省贵港市  537100  
一、分析现象
        我从事了三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发现很多学生计算题的出错率很高,原因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粗心大意学生没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出错时由于没有良好的做题习惯。主要表现为:书写不规范,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如把“-”看成 “+”,将“365”看成“356”。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的数字写得不端正,不规范,经常把数字写得自己也认不清了。做完不检查、因此书写不规范也是小学生在计算时常见的毛病之一。
        2、口算能力不强,基础比较差。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不熟练,造成在完成进位加和退位减时出错比较多。
        3、学生算理不明,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方法。经调查,有部分同学在计算时的错误是由于不明算理,没有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造成的。如100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列竖式。由此可见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除了不良学习习惯造成以外,还有许多学生是由于对算理算法的掌握不够导致计算出错。
        当然,所有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错、互相影响。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计算贯穿着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如果把数学这门课程比喻是一栋房子那么计算能力好比房子的四根柱子。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楚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划(划出题目中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用简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
        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训练学生做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草稿纸也要书写工整方便检查。
        3.培养及时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检查数字、符号是否正确,得数是否正确等,克服学生粗心的毛病。
(二)多做练习
        1.口算的练习。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学生过好计算关。口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特点,注意口算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改变口算的单调性、乏味性,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视算、听算等形式,采用的教具、学具可以是固定或活动的口算计算板、口算箱、口算卡片、口算表、口算大转盘等。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新鲜口味,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多种思路,通过表格还可以发现各种计算规律。

另外还可以运用竞赛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使学生“乐算”。
        口算要坚持每天练习,可以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练习。每天安排一个小组长出题,数量不用太多10道左右就可以,做完组长马上公布答案。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内容可以是记忆性的题比如: π乘以2至10的乘积。还有一些简单的分数化小数如:=0.5,=0.25等等。每天反复不断的练习,为计算打好坚固的基础。
        2.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计算的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目的。而让学生反复做大量的单调的题目,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效果不是很好。因此老师必须花心思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有针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练习。利用学生好胜的心里设计一些游戏性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加强理论、法则学习来提高计算能力。
        正确的运算必须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数乘法中出现的错例24×5=100,很典型的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算理的过程中,没有很透彻地理解乘法算理,过于粗心大意,关于乘法进位的数字该怎么处理学生是比较模糊的。再者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的两个错例:1.44÷1.8=8,11.2÷0.05=22.4。再如在用简便方法计算题:967-399=967-400=567也说明了学生对于加法的算理理解不够深刻。
        要明白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意义,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 两个错例中[427-(27+75)=475 ,87×2÷87×2=1,都说明了学生对于计算法则和运算定律的错误认识。
        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不懂的算理,光靠机械训练也能掌握,但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不谈灵活运用了。因此,在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对时,要特别注意讲清算理及法则的导出,力求做到直观、具体、透彻,以达到使学生充分理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买文具。每枝圆珠笔0.5元,2.5元能买几枝。学生都知道能买到5枝,但列竖式那商在哪呢?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说如果是整数那就好了,我就因势引导,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变成整数,且商不变。我们回顾以前学过的知道中有没有这样的内容,同学们想到了用商不变原理来处理这个问题,现在问题解决了,并且撑握了小数除法的原理,还使新旧知识发生了联系。可见,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中讲清算理、掌握法则、懂得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四)注重纠错。
        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在各类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分类剖析,可精心制作出一定数量的、带有各种计算错误的试题卡,分发给每位学生,让他们把题卡上的错误逐一更正,同时向全班说明每道试题的错误所在和产生错误的具体原因,有时学生犯的错误经老师指正后,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又犯同样的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千万不能急躁,要耐心疏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扰。
        总之,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要持之以恒,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