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对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月第8期   作者:肖怡双
[导读] 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热点,学界对其理论的建构越来越全面,然而在实践层面,却出现了实践和理论相脱节的现状
肖怡双
青岛大学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热点,学界对其理论的建构越来越全面,然而在实践层面,却出现了实践和理论相脱节的现状。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跟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有诸多共通之处,本文尝试从《文心》中为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启示。
关键词:《文心》语文核心素养 困境 启示

《文心》是一本由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撰写的小说类教材。它以故事场景的转换为背景,将国学知识传授给读者,语言有趣生,蕴含了两位老先生深厚的语文教育思想。
回顾当前的语文教育领域,改革一直在有序进行,然而很多问题仍然是语文研究领域的老问题。展望未来很重要,但借鉴过去的语文教育经验,仍然很重要,本论文即从该处着眼,尝试从《文心》归纳出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共通之处,为语文人提供参考。
一、语文核心素养落实中的困境
自2017年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就成为了一大热词,笔者现以自身的教学经验及听课记录为例,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素养、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中学语文核心素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的知识往往和学生的生活脱节,使知识处于静态的孤立的状态,知识以符号的形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没有“活化”起来,通过总结,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知识过于深化
埃里克森、皮亚杰等诸多心理学家都发现了儿童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要求老师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基于学情进行教学。而在如今高焦虑的教育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在应试考试上超过他人,其学习的知识都过于学术化、专业化,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培养读书的兴趣,如某中学在对中学生进行《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提出了“请你论述《西游记》的主旨。”“你认为《西游记》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成就?”等要求,这明显脱离了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中学生当做中文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学生不仅探讨不出个所以然,更是败坏他们读书的胃口。
2.知识传授完全以考试为导向
语文的教学并不是把学生变成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语文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叶圣陶所说的:“学习语文就是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习惯[[[] 叶圣陶.怎样学好语文:叶圣陶谈语文教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3.]],”不可否认,语文的教学需要学生背诵,很多时候,运用知识就意味着掌握知识,但很多老师直接把语文课上成考点课,完全忽视了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培养,这就使学生浮于浅表学习而未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即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孤立的、无法在生活中进行应用分析的,如上《荷塘月色》一课,老师提问“作者要为什么用“泻”字来写月光?可不可以换成‘照’字的”时,学生的回答都是答题模板的格式。
(二)教学素养缺失
1. 程序性知识教学策略缺失
在语文学科中,陈述性知识指的是将语言学、文艺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提炼从而形成的概念、命题,程序性知识指的是在特定的言语活动中获取知识的知识,创造知识的知识[[[] 周静婷. 审理语文知识现状,构建语文程序性知识[D].江西师范大学,2018.]],它更多时候是学生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的策略指导。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缺乏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而这种缺失在写作领域尤为明显。因为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基于结果——即文章进行教学,并以此作为教学的目的和评价的对象。老师先将重要的写作知识和技能分解成关键步骤,然后让学生一遍一遍的进行练习,最后再进行修改,这样的好处在于能够使学生学到扎实的写作知识,弊端在于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导致黑箱问题的存在,即学生不知道如何将陈述性知识转换成程序性知识,写作技能也很难得到切实提高。
2. 思辨性思维培养的缺失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教学目标发生了一定改变,因此教学重点也相应发生改变。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因为新课标的颁布是近三年的事,很多老师不知道思辨性思维的内涵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思辨性的教学,浅显的认为否认就是思辨,其实不然,思辨性的培养重在过程,是老师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思辨性策略,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去分析问题,训练其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而不是学生对于应不应该开战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
(三)教学方式单一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中,老师都占有话语权,常常“一讲到底。”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课堂中,师生之间缺少双向的互动交流,即便有提问,更多的时候也是单向的,即提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如在一次《猫》的公开课上,老师提问,“你想对死去的猫说什么?”一位学生起来说了很多,但老师在当时仅仅说了一句“嗯,你说的很好,小猫的确很可怜。” 同时,为了怕课堂安静,老师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少,出现了提示太多的情况,如《朝花夕拾》的一节公开课上,老师留一分钟给学生讨论《朝花夕拾》的文学特色,还没讨论出来,就直接在PPT上呈现了答案。


二、《文心》对核心素养落实的启示
(一)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为本位是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早在1941年,其就提出了“国文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可是主体究竟是学生,教师的实施方法无论如何精到,如果学生只还他个‘不动天君’,也就难有很好的成绩。
]]”在《文心》一书中,“以生为本”思想更是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归纳如下。
1.教学贴近学生生活
在第三节《题目与内容》中,借王先生之口说明了“作文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作文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因此,要求学生写作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是有感而发的。在第四节《一封信》中,大文和乐华也就基于自己想跟李先生说话的需要而写了一封信。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到如下两点,一是主动了解学生的“语文生活”,正如温儒敏强调的一样,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00后,个性鲜明,思想独特,有属于自己的语文活动空间,如qq、微博等,老师应该要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学生的生活,并在其中发现语文教学素材,从而使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挂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如在教学生写景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进行,通过完成一个跟生活相关的任务带动学生学习与写作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活化,而不是让学生写一些假大空的内容。
2.平等师生关系的营造
不同的师生关系会营造出不同的课堂氛围,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如我国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训诫状态,这种教学关系就不利于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在《文心》中,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通过王先生与学生的互动表现出来的,学生们有什么问题都会去请教王先生,丝毫不担心自己是否有所“冒犯”。
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要求学生具备质疑、批判的能力,这就要求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改变,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建立起融合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有在觉得安全、放松的氛围中,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散自己的思维,因此,老师应该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情绪乐观,如老师宁鸿彬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分别是欢迎学生质疑、争辩、发表意见。
(二)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
在《读古书的小风波》中,作者提出要用批判性方法进行阅读,还书本一个本来面目,即要考虑思想和社会、时代的关系,从给对文中作者的观点做出客观的评价。
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思辨性思维,并尝试在课堂中进行运用,从而使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得到提高,可以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对进行思维训练,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思维刺激,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如在教学《曹刿论战》的时候,询问学生为什么这三个理由就能够打胜仗?又如在《劝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好好学习的重要性?其他方法不可以吗?
(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1.实施情境化教学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学不限于课本,而可以放到真实的环境中或者模拟的真实环境中。《文心》诸多方面都表现出情境化学习的特点,如在学生学习戏剧这个知识点时,是基于戏剧排练的任务而进行的,而任务的提出又是因生活中抗日的需要,因此,学生在学习戏剧时就主动与生活发生了联系。
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的差异,对同种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统筹学生、教学内容、教师、教学环境等各因素,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个体发展置于开放的、与外界持续互动的有机系统中来考虑,因此,语文的教学要加强和生活的联系,由学生主动建构起语文知识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2.进行跨学科组合教学
在《文心》一书中,作者就强调了“各科目都是必要而且联系的”,并希望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如,为了使学生立体化的掌握语文知识,让绘画课和鉴赏课相交叉,使学生理解文学创作中背景的重要性。
语文核心素养中要求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而语文中的“美”往往是通过文字展现出来,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教学,如在教学王维的诗歌的时候,可以介绍绘画中相关的点面结合、颜色冷暖等知识点,使学生对王维的诗歌有一个立体的整体性的认识。
3.创建学习共同体
在《文心》中,学生对于国学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都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述进行的,而是同学之间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如为了编写《抗日周报》,乐华等五个人成立了学习团队,分工明确的进行抗日周报的写作,如有不懂再请教老师的帮助。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是能力,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而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表现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留给学生相应的思考时间,同时,老师要了解合作学习的相关策略,营造一种安全、润泽的环境。要知道,在课堂外,学习共同体能够发挥比老师更大的作用,因为这个时候的青少年更加听取同伴的意见,彼此的相互进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 叶圣陶.怎样学好语文:叶圣陶谈语文教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3.
[] 周静婷. 审理语文知识现状,构建语文程序性知识[D].江西师范大学,2018.
[] 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文集(3)[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1.



作者简介:肖怡双,汉,四川籍贯,1996年9月2日出生,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