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胜娟
海口市秀峰实验学校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审美教育是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古诗词教学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学生的审美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于诵读中,感受诗词韵律之美;于了解作者经历中,欣赏诗词阔远之美;于读懂关键词里,触摸诗词“要眇宜修”之美;于明晰表达技巧中,了解诗词意象之美;于领悟意境中,享受诗词创新之美。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守住中华文化的根,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审美;策略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核心素养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轻重不分。全国小语会陈先云理事长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四个维度: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审美在希腊文中是相对于理性的感性(情感和感觉)的意思。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如今使用的统编教材不仅选文美,图文美,所选的古诗词,韵律和谐、语言精炼、格式固定、感情真挚,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极好素材。统编教材在课程标准推荐的75首古诗词之外,还选入了37首,共计112首,单看小学六年级就有精读篇目12首,语文园地2首,诵读篇目10首。这些篇目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价值。
一、于诵读中,感受诗词韵律之美
古诗词学习应以读为基本。据儿童心理发展研究表明:儿童在自发阅读阶段,首先对有节奏的声音非常感兴趣。从先秦时代的《诗经》来看,古代先民在劳作中创作的歌曲号子,生活中发出的感叹,都是韵律十足:“桃之夭夭,妁妁其华”“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这些如今读起来依然像歌曲一样的诗经,即使是刚会说话的孩童,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爱不释口。他们并不懂其中的意思,但是有韵律的节奏,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吸引。所以,教学古诗词也应该抓住诗词特有的节奏韵律,培养学生语感。
例如六年级(下)《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学习时,先引导学生画出节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诵读简单的节奏,将诗词的韵律美表现地淋漓尽致。
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五言诗一般是二--三的停顿、七言诗都是四--五或者二--二--三的停顿;词里有五个字有时是二——三,有时则是一--四等。有节奏之后,无论是踏歌而行,还是拊掌而唱,诗词的美犹如曲调婉转,不仅美在唇齿间,更愉悦了心理。
二、于了解作者经历中,欣赏诗词阔远之美
我国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说“诗之境阔,词之境远”,阔和远都是针对作者传达的志向和情感而言,一如诗言志词言情。诗词的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家用作品描写自己的生活,抒发志向和情怀。理解作品之前,了解作者生平就成为第一要务。唐代诗人刘禹锡从小聪慧,诗文俱佳,后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因其一生行走在政治改革风口,具有政治家的胸怀,其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后又多次贬官南方,于是他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浪淘沙词》就有浓郁的民歌特色,朴素自然、清新可爱,又不乏旷远。这首诗承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气势,极尽笔力描写黄河的“九曲”,其“浪淘风簸自天涯”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教学中引导学生搜集了解作者生平,就理解了作者内心所想,志趣所向,也就掌握了打开诗词万千形态的钥匙。
学生在课前了解到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后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一生立志抗金,恢复中原,常常“醉里挑灯看剑”,谁料命运多舛壮志难酬,所以只能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寄寓诗词中。这样一位爱国词人,作品多以豪放为主,被贬之后,亦没有消沉,依然深爱着脚下土地,盼望着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词风不乏细腻柔媚。《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是辛弃疾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通过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展示出一幅岁月静美的画。学生如果不了解词人被贬后的隐居生活,就很难将一个纵横“沙场秋点兵”的将军与“听取蛙声一片”而喜悦的词人联系在一起,难以欣赏到诗词中的阔远之美。
三、于读懂关键词里,触摸诗词要眇宜修之美
“要眇宜修”出自《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说要有一种从内到外的容德之美。要想触摸到诗词“要眇宜修”之美,抓关键字词可以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一水间”,开篇就点出自己的位置,像是远行的游子向家人汇报自己的行踪,“只隔数重山”,一个“只”字将离家渐近的喜悦跃然文里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写出了春满江南的盎然之景,承接上文,本应是满怀兴奋了,但是“何时”“还”?无限惆怅之情直撞人心。这首诗当中,“绿”字的使用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其实,“一水间”“何时”“还”等,同样将作者的心情一一道来。教学时,若能紧扣关键字,细品诗词,作者用词考究之美,情感传递之妙就不难捕捉。
再如《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一个“映”和“啼”,颇有动感妥切至极,若改用“鸣”“照”等字,则不能再现春到人间繁花似锦鸟鸣虫欢之美。
汉人董仲舒说过"诗无达诂"。温儒敏教授也指出:每个人读诗,都会有个人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只有抓住关键字词,才能抓住诗词魂魄,感受作者的思维及汉语言的神奇,从而丰盈自己内心,把“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素养。
四、于明晰表达技巧中,了解诗词意象之美
古诗词常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清新可人的春雨轻轻湿润了地面灰尘,柳色又映出青青客舍。此景在眼前,友情在心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酒送别道不尽对你的牵挂和担忧啊!这首诗美在春雨沐浴的柳、尘、舍,更在于与把盏相望的友人的不舍。“柳”与“留”同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俗。笔者家乡就在渭河边,每逢春季,枝头吐绿,杨柳依依,婷婷袅袅之态,所藏莺莺燕燕之声无不令人浮想联翩。春来万物生,而作者独取“柳”,为送别构建了一个千年无法更改的意象。
再如郑燮73岁早已罢官回家后晚年的作品《竹石图》的题画诗《竹石》,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力图表现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折射出郑燮一生正直倔强,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带给学生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要敢于面对困难,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无论“东西南北风”,都要保存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
类似的还有王冕的《墨梅》,李贺的《马诗》,于谦的《石灰吟》等,作者以物言志,不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含蓄之美,更给后人留下“睹物思人”的无尽想象空间。引导学生明晰了表达技巧,学生就容易走进作品,与其同乐同愁同哀叹,从自己稚嫩的世界里,触摸到意象所传递的情感美。
五、于领悟意境中,享受创新之美
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应当是学习古诗词的最高级,可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笔者一般用类比让学生分辨意境;用联想让学生创新意境。
比如教学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如果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李贺怀才不遇的苦闷,对这首的理解只是隔靴搔痒。于是教学中笔者这样引导:
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李白的眼里,那是一轮怎样的月?
生:思念亲人的月亮。
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在诗人张继眼里,这是怎样的一轮月亮?
生:孤独、愁苦,苦闷的月亮。
师:茫茫大漠,沙场秋点兵,燕山山头上悬挂的是一轮怎样的明月?
生:燕山月似钩。
师:这钩是金戈,是兵器。作者渴望的是什么?
生:是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同样是写月亮,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从字词眼里,读懂作者的心,读出意境之美。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画面感非常强: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对于这样的诗句,笔者引导学生多采用联想还原画面去创设意境。古人常说“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作者却匠心独运,开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将原本不入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将物拟人化,与刘歆的《西京杂记》“眉色如望远山”有相通之处。学生在无限拓展中去想象“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眉眼之美”,不由感叹作者发想奇绝,化无情为有情,天地动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国古诗词,恰是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传递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之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自觉去传承一份美,一份经典的文化,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守住中华文化的根。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04日 05 版)
[4].叶嘉莹,《王国维人间词话黄霖 周兴陆导读》2009版
[5].余文森.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4
[6].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钟启泉.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9
[8].http://www.yyhs.net/Article/jiaoshi/wenzhai/200711/,2007-12-4
[9].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http://www.pep.com.cn/rjqk/sjtx/xxyw/yj2006
[10].《近年来国内外综合性学习的探索》http://media.open.edu.cn/media_file/netcourse/asx。
[11]孙绍振,《审美、审丑与审志》.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