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聪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观风海镇第二小学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要善于创造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培养 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索、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为“问题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学生没有问题本身就是大问题。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如果有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就会采用查找资料、请教师长等手段,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大大扩充了知识量。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将问题贯串数学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
一直以来,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是数学教师的“专利”。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同学满脑子的问题,整天围着家长老师问这问那,特别是在课堂上,低年级的小学生课堂表现非常积极,为什么越到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就越不发言了那,问题意识逐渐淡薄。事实上,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谈不上创新能力了,最终导致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的出现。
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不敢提出问题;不愿提出问题;不能提出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无疑可问、不知怎样问、没机会问、不敢问的局面。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第一,创造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个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披露灵性,发展个性,让他们敢问。
1.尊重每一位学生
学生是一个有完整人格的人,而不单单是一个受教育者。
他们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者的天职。现代教育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课堂提问时尊重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的一些实验证明了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对教育过程及效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李皮特和怀特在勒温指导下,进行的关于集体气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民主型领导作用下,成员之间的友好性和参与集体的程度高,活动的组织程度高。课堂提问时尊重学生,是教师民主管理课堂的表现。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才能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也只有如此,课堂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当学生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特别是对老师的提问保持沉默时,老师最好要面带微笑,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重复该问题、改变问题的措辞、缩小提问的范围等手段,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或激励学生开口讲话,哪怕学生开口只讲一句话,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并适时“让学生体面地坐下”。
2.善待学生的错误
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和讨论,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走向结论,不要简单地从结论走向结论。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即使做错了,讲错了,可以让学生自己互相纠正补充,教师可适当地完善,提升,类化,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会记忆更深刻,掌握更牢固。但必须防止一种偏向,即不论什么问题,最后都由教师盖棺定论,如果学生已经表达的很完善,可以让学生小结,那可是学生的成就,对他们来说意义更大。
3.让学生证明答
学生能答出正确答案并不意味着他理解了问题的核心,因此教师应适时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证明,找出该答案正确的理由。由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自我表达、抽象概括等方面的发展还未完善,有些学生在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证明时,可能只是从自己的直觉出发,而不能系统地对问题解答过程进行描述,费时费力,影响教学过程。这也是教师不愿意让学生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让学生证明其答案不仅有利于学生自我表达、逻辑思维的发展,而且还能使学生减少猜测的机会,认识到答案是需要知识来支持的。
第二,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的形成。
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1.在生活情景中引发兴趣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与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欲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教师设问法,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有活动发现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故事引入法等。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能动性。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是使学生感知问题的存在,关键是使学生碰到问题后能主动进入积极思考状态。
2.在猜想求证中引发兴趣
猜想是一种数学方法,是数学研究中的发现法,是一种创造性的直觉思维方式,是关于数学规律的联想和设想。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保护这种非逻辑的思维方法,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证欲望,进行不懈的自主学习。如在解决“包书皮”的问题时,我问学生“一张纸长40厘米,宽30厘米,数学课本长26厘米,宽18厘米,用这张纸包书皮合适吗?”我故意让学生先猜一猜,学生都猜合适,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猜得对不对呢?于是学生产生了求证的欲望与积极探索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