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期   作者:袁永梅
[导读]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

         袁永梅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幼儿园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是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幼儿所接受的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理”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如何来做好德育这项工作呢?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幼儿园的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指南》中将“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作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的途径之一,同时《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是隐性课程,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因此,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是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例如,午餐时,老师除了让幼儿品尝烧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外,还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食堂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饭后,老师便带幼儿去观察食堂,阿姨在给餐具消毒 、拖地等;小朋友亲眼看到阿姨工作非常辛苦。这样不仅使幼儿对食堂阿姨产生敬意,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的道理。
         此外,环境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品德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操作和锻炼的机会,在优美且有教育启迪的环境熏陶下,幼儿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文明礼貌待人等行为也在良好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在幼儿早晨入园时,教师应积极与幼儿打招呼,让幼儿感受到早晨入园能微笑地向老师问早,知道问好是一个文明行为,老师特别喜欢懂礼貌的孩子,同时引导幼儿与其他同伴打招呼。在环境创设和管理中,让幼儿参与到其中,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通过创设让幼儿懂的劳动的美、环境的美、生活的美,给孩子们的心灵以美的启迪。
    二、将德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  幼儿期的孩子知识经验少,是非辨别的能力差,求知欲、好奇心、模仿性、依赖性强。他们的特点决定了德育内容必须具有全面性、层次性,因此幼儿园德育更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在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如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幼儿轮流做值日生和小帮手来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以及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及幼儿自我管理能力。自由活动中我们同样注重幼儿与同伴的友好合作交往能力,教学中注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让幼儿学会交流与分享。户外活动时,我总是帮幼儿准备好纸巾,随时为流鼻涕的孩子擦一擦。回到班上,孩子就能喝到我为他们准备好的温开水,我把关爱处处围绕在幼儿身边。孩子伤心难过时,我及时给与幼儿关切和爱抚,我轻声的询问、温柔的搂抱,让幼儿在感动之余,懂得了关爱、抚慰别人的行为习惯。

在我们班,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孩子们一个个捂起了鼻子,露出厌烦的神情,还有的在旁边叫起来“臭死了”!我耐心地把孩子身上擦干净,然后打扫地上的呕吐物,孩子们看到我默默地打扫,他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听了孩子的话我由衷的高兴。更令我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个孩子生病吐了,这时,孩子们不再乱叫“臭死了”,有几个懂事的孩子还拿来了纸巾和水杯递给那个呕吐的孩子。我想这就是我的这种行为,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为感悟他们。在教学中,我选择社会生活中某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互相关爱,使他们懂得关爱别人和被别人关爱都是快乐的。
??三?、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幼儿园的活动看起来简单,但它却能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在每年的三月份我利用“三八妇女节”,向幼儿讲述妈妈多么的辛苦,对幼儿进行爱妈妈的情感教育,并将此内容融入其它的活动中。在“爱祖国”的教育活动中,为了使幼儿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快的情绪体验,通过收集各种图片让幼儿从中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和习俗。又如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变化等等。把自己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彩笔画出来,用积木搭出来,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中。这样幼儿的印象就更深,很难从记忆中抹去。使幼儿产生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再如,在各类体育竞赛性游戏中,我们要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当在奔跑的游戏中,幼儿不慎突然摔倒时;当活动场地受到干扰,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时;当幼儿要钻过障碍物,走过独木桥,个别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时,我都及时而恰如其分地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四、利用家庭资源,对幼儿进行的德育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如我班的小朋友,他刚来园时对老师有一种敌对的情绪,看到老师就是不愿意和老师打招呼,脸上也毫无表情。我主动问候他,他也不理不睬。后来向家长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在家很顽皮,家里人他个个都不怕。为了让他能听话点,家里人就经常吓唬他说老师很凶的,你再不听话,我就告诉老师。这样一来孩子还未到幼儿园,就已经对老师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后来我就主动和他多说话,平时比其他孩子更关心他,和他家长也经常保持联系,家长也很配合,不再用吓唬的办法了,而是耐心地引导、教育他。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来幼儿园看到我时,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不再是那种害怕的眼神了。
         总之,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充分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差异。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教育纠正,使之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