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加剧,各个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基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塑造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优质的素质教育,所以在时代洪流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愈发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本文就目前初中政治教师存在的行为分析,提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政治教师;教学行为
初中阶段的教育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阶段学生的价值观逐步形成,所以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不仅是一门学科的掌握,更是学生塑造高贵人格、养成优良品性的重要学科,所以思想政治学科也被看作是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新课改中明确指出,课堂教育是塑造学生高贵品行的唯一途径,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针对初中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改善和创新是有必要的。
一、初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
在如今的初中政治教学当中,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教学行为主要有两点不足。
首先,部分教师对于初中政治教学过分的依赖主观意识,导致课堂上的知识结构没有契合学生的特征。
其次,部分教师在对教学课件备案中存在和生活实际存在不相符的情况,所以对于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涵养提升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这类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间上还不足够长,他们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上还有待提升;第二,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一致的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所以教学专业能力上停步不前。
二、新课程下初中政治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措施
(一)教师改变教学理念
传统三尺教堂的教学理念应该改变,传统式、聚集式的教学方法也要得以改变和创新。以往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便是众多学生齐聚一堂,在教师的戒尺和粉笔下对相关知识讲解和引导,而且时间较为固定,基本上都是处于恒定的状态。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借助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不断的更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教育理念,要深知初中生才是教学中的唯一主体,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更多的站在初中生的基础上去制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改变初中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教师应当知晓教学中的重难点,虽然对于教师来讲可以轻松的知晓教学内容中所蕴藏的思想、意境和价值理念,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就不一定了,“以学导教”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可以“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学习之中的疑惑。
(二)评价、完善初中政治教师培训模式
常言道“为人师者,先为师。”所以各所学校将教师的培训视作提高师资力量的主要方式,但这也是校方可以直接观察到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变化的主要渠道之一,所以校方要评价当下培训模式的不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完善培训模式,从而让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得以保障。
(三)创新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
创新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所谓情境,即将初中政治知识和理论中的那些未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的重难点带入到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去。在生活情境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压力、负担,心情畅快,大脑也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思维能力也最为活跃,从而在生活情境的政治学习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思想道德之理。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擅长运用生活情境,要营造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情境和思想政治学习是相得益彰的。
营造快乐契合生活的教学环境——生活化情景,作为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正确引导,让他们身处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的第一导师”。兴趣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毋庸置疑的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兴趣浓厚的时候,在学习的时候必定会有很大的助力,通过生活化情景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教学之中,有些教师由于担心学生的过于活跃影响到教学进程,所以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采取一些手段,从而在学生的兴趣上有着一定的打击,也正是由于教师的责令、训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从而使得学生对政治学习丧失兴趣的同时对政治深度挖掘不够。其实学生学习本就是相对自由、没有束缚的,当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也要始终保持高度的严肃性,那么,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动起来,从而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初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上的不足,需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要从教师自身层面上自我认知、自我提升;校方要完善培训方式让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更多的渠道提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喻美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J].读与写,2017,14(2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