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小学生的心理成长与教育》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月第8期   作者:李美连
[导读]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极其重要的。因此,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轻视的
        李美连
        广西梧州市平地小学,广西 梧州 543102
        摘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极其重要的。因此,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轻视的。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只有确保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才会向正确的人生方向迈进。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认真去面对、去战胜问题。
        关键词:小学心理;成长;教育
        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小学阶段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大部分家庭仍旧处于独生状态很多学生被家人环绕长大,自主能力差、想法偏激敏感,在学校这样一视同仁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摩擦。因此,积极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学生由于年纪小、是非观念浅薄面带来的负面问题。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首先,小学阶段的心理键康教育课程是近几年的新型课程。因此,大部分的小学并没有专业的师资能够撑起心理教育课程,很多学校只是让校内的思想政治教师班主任或者是学校的医务教师来担任这一工作,这样就会导致心理教育方式不得法。学生的问题也就无法得以妥善解决"。其次,部分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更加偏向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学校由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认知不足,导致课程中的内容趋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时,就会觉得内容极其枯燥和呆板,也不能联系实际将自己内心中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课程容易形同虚设.没有实际的开设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容,它不会是单独的一节课就可以完全展示出来的。心理健康课程包含着咨询解答、案例分析和实际的沙盘体验。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群体性,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集体环境中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面不是针对个别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矫正。
        2教师发挥自主作用,充分认识学生心理状态
        小学生还都很单纯很懵懂,刚刚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不久,只有简单的生活料理知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是很缺乏,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健全,很多事物都会让他们感到好奇。通常都是大人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去跟着学什么,没有自己单独的思维和想法,只能通过教师或者家人去和他们解释辨认,让他们慢慢地去学习去记忆。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还是很单纯,就像是一张白纸,教师需要灌输给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的世界充满色彩。那么,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缺乏认知,还对自己的心理世界也缺少理解,他们并不能准确地描述出自己内心世界。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主动去和他们沟通,在平时的活动中去观察学生心理活动,主动去参与到他们的世界中,关心他们呵护他们,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观察他们的内心活动呢?在现在的网络信息时代中,网上有很多关于心理学的资料和测评,但是网上的信息覆盖量大,涉及面广,又有很多的错误信息掺杂其中,让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去组建一支心理教师队伍,他们有着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根据专业科学的知识来推测出学生的心理活动,再根据他们的心理活动去加以引导和辅助,让他们慢慢地学会去感知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从而为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要学会掌握低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可以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还会给班集体带来更多的温暖。教师还可以从日常的生活中关心学生,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就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学习方面耐心地给学生讲解,不要嫌弃成绩差的学生。在生活方面,像家长一样关怀他们,天气变凉的时候及时提醒他们带厚衣服,以防着凉,下雨天询问他们的衣服淋湿没有,学生生病了就送他们到医务室,并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安心。教师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像家长一样去爱他们,去感动他们。这些都有助于让教师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时积累经验,让学生学会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勇于分享给教师或者家长,然后一起克服它,去战胜它。这些都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让其拥有健康心理的方法,也需要教师在其中加以辅导和支持。
        2利用家庭活动,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有益的家庭活动中,每一个家庭成员是平等的,孩子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充分参与家庭活动,甚至出谋划策,能够得到良好的生活体验。也正是在这样的活动积累中,学生逐渐体会到自己是独立的人。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积极有益的家庭活动是小学生主体性实践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收获是丰富而有意义的,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分多个层面来解决的,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内心世界中所存在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拥有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当学生遇到困难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应该教育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敢于寻求帮助,引导学生共同来解决心理问题,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景东成.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21+27.
        
        [2]俞作志,单延枫.班主任视角下小学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教书育人,2019(25):75.
        
        [3]胡秋芬.刍议班主任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35+39.
        
        [4]吴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心理成长[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17-4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