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促进语文成绩的提高。同时,阅读能力也可以促进其他知识的融合,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阅读能力并没有重视,学生们只是把精力放在各种试卷上,没有深入阅读。同时,学生的阅读习惯比较差,在阅读中缺乏正确的方法。所以,要创新小学生语文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阅读知识的吸收。
关键词:综合发展;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
引言:现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比较弱,不仅影响语文学习,还会影响阅读效果,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很大的阻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最基本的任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整理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了基础。换个角度说,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中的基本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成绩的高低。所以,老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创新阅读方法,给予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们爱上阅读,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希望对小学生可以提供几点阅读建议。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阅读对学生的综合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全神贯注,深层次挖掘文章中的内容。但是,现在的阅读教学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在阅读中没有融入感情。原因是老师不重视阅读,在课堂上没有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在学生之间没有形成阅读氛围。同时,学生阅读的随意性比较强,大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随便选择读物,这些阅读对学生没有效果[1]。另外,老师的阅读教学方法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老师在阅读过程中,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引进多媒体等方式,学生们的阅读素材不丰富。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整体缺乏阅读意愿。
(二)缺乏正确的阅读习惯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压根不阅读。学生们的学业任务重,老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把时间分配给完成作业上面了,没有精力阅读。同时,现在的学生非常热衷于手机,他们一有时间就玩手机、游戏,视频占据了学生的时间,分散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但是,这些仅仅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们没有阅读习惯。部分学生十分爱读书,他们即使课程紧张,也能抽出时间去阅读。但是,他们在阅读中心中杂念比较多,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在阅读过程中急于求成。另外,对阅读中的重点句子没有把握,比如,对其中的成语故事、名人名言没有深究,单纯追求数量。所以,学生们缺乏正确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内心急躁。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强学生语感
小学生正是增长视野的时候,学生们仅仅阅读教材是不够的。老师在学生阅读完课内教材后,应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语感。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语感,还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语感是学生的阅读素养,它不会在短期内见效,但是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这就需要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2]。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积累一些经典句子,进行知识扩充,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学习《赵州桥》、《长城》后,学生对景物的描写有了把握,老师可以给学生有针对性进行课外阅读延伸,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形成对比,深入分析文章,阅读课外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者在学习《七律·长征》后,让学生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感受作者笔下的激情斗志。通过这样的方式,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培养良好的记录习惯。部分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懒得查字典,无法对文章深入了解。部分学生在阅读中懒得动笔,他们仅仅用眼睛读,读过的内容很容易忘记。这些现象在小学中是普遍存在的,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鼓励学生动起手中的笔,记录下阅读中的问题,并摘抄精美的句子和段落。比如,在《钓鱼的启示》中,有很多描写内心感情的句子;老师在课程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们摘抄这些句子,对其中优美的句子可以记录下来。阅读能力是慢慢培养的,老师要在日积月累中引导学生,学生通过积累这些句子,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还对作文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因此,在阅读中的过程中,要对作者的思路有清晰的认识,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了。当然,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出力,要发挥家庭的引导作用[3]。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在阅读之前就准备好笔记本,或者每天阅读一篇课外文章。这样,通过老师和家长的联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了,阅读能力也提升了。
(三)培养阅读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性
在营造阅读氛围方面,老师可以专门开设阅读课堂,一周抽出一堂课的时间进行阅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学校在这个方面也要加大投资,给学生增加书籍,让学生有书可读。在方式方法方面,学校要创造阅读氛围,让学生们在良好的氛围环境中阅读。比如,学校可以在校园专栏上面设置一些文章,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阅读;或者,学校组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仅仅走个形式,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学生在阅读文章,要明确阅读的目标。在阅读中多思考,展开想象,尽情放飞自己,对文章融入自己的感情。同时,学生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对文章中的内容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结束语
阅读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基础作用。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老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积累词语、句子。同时,学校要创设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秀丽. 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内蒙古教育, 2016(36).
[2]王井友.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读天下(综合), 2019(17):0160-0160.
[3]闵昭辉.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