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对各阶段教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应新课改的要求需要充分贯彻生本理念,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定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加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这对于教师来说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育理念进行转变、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教学体系进行完善,都是教育改革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主要围绕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展开论述,并提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质量;教学策略
引言: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而在这一背景下,各阶段教育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和创新,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应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发展。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是学生思维逐渐走向成熟、人格逐渐发展的重要节点,因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方法与技巧基础,能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助力。
一、灵活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指的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通过生活中的场景、事件、活动等元素来体现出学科知识特点,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感受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简化知识理解难度、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学生学习体验。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兴趣,创设让学生感兴趣又容易理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进一步契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如在教学《乘方》时,教师便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老师家里有一些旧报纸,很占地方,于是想把它们折叠起来装一起,但老师有一个想法,如果我把报纸对折20次,那么会发生什么?它的高度会达到多少?”平常学生叠衣服叠报纸都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和存放,折叠也会提高物体的高度,每折叠一次高度增加一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了解到折叠20次这个说法其实只能存在于理论,实际上是不可能折叠20次的,当教师提出这一问题情境时可能便会有学生提出报纸不可能折叠20次,对此教师可以就“为什么无法折叠20次”展开讨论,也可以现场拿出一张报纸为学生进行现场示范,当报纸还未折叠到第9、10次时便再无法进行对折,这时候便能够发现,报纸已经变成了一小“块”,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讨论一下为什么再无法进行对折了?或报纸对折需要什么条件?最终得出结论:当报纸经过折叠后总厚度与宽度相等时便无法再次折叠。再为学生解释:现实生活中报纸因为折叠后的厚度、宽度等原因是没办法折叠20次的,但是通过乘方计算却能计算出折叠20次后的高度,甚至50次都可以[1]。
二、转变教学理念
应新课改要求,初中数学教学需要针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同时由教学理念所主导的一系列教学内容及活动,如教学方法、目标、评价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变,贯彻生本原则,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学习体验。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进行直观性的讲解,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视频,首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全等是什么意思,学生多会回答“完全一样”,之后再为学生拆解“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话,会是哪些条件一样呢?”之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如下图形,图形设计以重合→分离→重合作动态运动的形式,在运动几次后图形静止,教师便可以询问学生,通过观看图形运动,△ABC与△DEF都有哪些地方是相等的?引导学生以边、角两个方面进行回答。通过这种方式让数学知识由模糊定义变为肉眼可见,更有利于学生理解[2]。
三、教学拓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拓展指的是以原本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延伸活动,现代教育不应该受教材的桎梏,应该以教材作为跳板,才能让学生看得更高、更远。教师需要灵活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设计拓展环节前需要分析拓展内容与原内容之间存在的关联点,就关联点来设计引导方式,让学生能够轻松接受学习内容和思维的转变,同时也要建立在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教学内容的拓展不宜过难,但对学生来说也要具有教学意义。如在教学《不等式》时,可以设计如下:针对与应用一种新的运算,并且()=,同时都是不为0的常数。如果有关的不等式组具有2个整数解,那么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面对该题,首先便需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同时注意具有2个整数解这一条件,可以将原式转变为解得,不等式组2个整数解为0,1,所以,。
结束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若想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便需要充分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贯彻生本理念,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让学生在能力发展的同时提高课堂学习质量,避免传统教育下数学能力与教学进度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闫向平. 新课改背景下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途径探究[J]. 成才之路,2019(35):74-75.
[2]徐庆蓉. 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