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校实验室中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实验技能,推动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会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作为学校应当注重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并将实验室作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就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最终推动实验室教学的现代化管理。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探索与实践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是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虽然高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当下高校实验室的功能单一且规模较小,因此不能够满足高效的科研水平需求,只有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才能够改善当下的现状,提高实验室的教学水平以及科研水平,最终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科学的重要基地,也是学生开展实验的重要场所。实验教育与理论教育存在着不同之处,通过实验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通过实验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欲望,对于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能够进一步推进学校人才培养的步伐。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运行效率以及建设程度会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水平。因此,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当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也是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养的需求。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一)教师、学生意识不足
学生和教师往往将实验教育作为理论验证的手段,因此,这也会导致很多人并不注重实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教育管理者尽管意识到高校实验室管理以及教育的重要性[1]。然而从根本上来看并没有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实验室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十分匮乏,学校师生对于实验室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
(二)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
在信息化时代,很多高校的管理人员已经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不断采取措施调整传统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效率。然而,由于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运行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在设备管理以及运行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很多管理人员仍然存在着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封闭式管理模式仍然占据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地位。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规章制度的缺失,也不能够推进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实验室开放以及共享机制也没有准确落实到位。
(三)高校资金建设不足
高校一般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资金来源十分单一,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由于高校的实验教学一直属于理论教学,因此,对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投入力度不足的现象十分常见。一些高校管理人员尽管意识到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然而,随着每年高校扩招,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人均实验资源也在不断地下降。与此同时,实验室实验室之间也存在着消息不对称的情况,很多低端的设备被大量的购入,造成资金浪费,而一些高端的设备却缺乏资金购买,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2]。
三、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策略
(一)提升人员意识,建立管理队伍
在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继续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实验室教学师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学校应当将教学师资培养纳入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对于实验室教学人员基本素养以及业务水平的培训。通过加大对于人才培训的经费投入力度,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培训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高校实验室教学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综合素养。一些教学人员在攻读相关专业学位的同时,学校也可以颁布与之相对应的优惠政策,并给予更好的待遇。
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帮助教师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提高高校研究室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最终实现教师们的自身价值,使得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始终充满活力,最终走向成功[3]。
(二)积极发现问题,做好制度创新
首先作为学校的教育处,应当制定相对应的实验教学计划,由实验中心下达教学任务,并协调各个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应当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账目,根据设备的管理模式、购置经济来源以及使用方向等进行登记,进一步明确实验室设备损坏,赔偿制度以及综合管理方法。再者,应当实行高校实验室资源信息化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教师的信息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使用到的实验技术在这一平台上进行发布。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进入该平台进行实验室资源的预约。最后,应当注重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通过建立不同层次的责任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当确保责任到人[4]。作为学生、科研人员以及教职工,应当具备安全职责,通过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从而确保人身安全。
(三)采取激励制度,鼓励科研发展
在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增强实验室教学人员对于这一份工作的认同感。在对实验室管理教师进行工作量计算的过程中,除了按照标准计算核定教师们的工作量,体现多劳多得这一思想[5]。与此同时,在对教师人员进行考核评定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提高优秀教学人员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工作人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在此过程之中,可以尽可能的参照教师课堂的教学评比工作,开展高校实验室管理评比活动,并选择优秀的集体或是个人进行奖励。鼓励具备创新意识的工作人员将实验室教学管理的评奖评优纳入教学成果奖励以及教学奖品颁布的奖励体系之中[6]。根据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需求,可以将一部分实验技术人员培养成实验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或是技术人员可以共同参与指导老师工作的遴选之中。通过建立职称聘任机制,从而激励更多教师投入于实验室研究工作之中。在对教学人员进行职称评定的过程中,主要考查教学人员在实验教学、技术创新以及设备开发等各方面取得的最终成绩,当符合申报条件的同时,也要求指导老师应当在省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最终鼓励更多的教学人员开展设计性以及创新性实验。通过加强对于仪器设备的改良工作,进一步推动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有效改革。
综上所述,在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还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以及新的情况。只有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动态化管理,提前规划改革方向,合理布局改革内容,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才能够开创高校实验室管理新局面。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四川传媒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改项目“《中国舞蹈史》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序号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雷敬炎,朱娟蓉,杨旭升等.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2):270-273+287.
[2]彭莉萍,魏妮娜,张青峰等.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高教学刊,2019(10):84-85+88.
[3]何碰成,王斌楠,黄文豪等.“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实验室综合改革的策略与路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2):261-263+274.
[4]张海峰,毛建瑞,刘一.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高校教学实验室综合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246-251.
[5]方东红,荆晶,岳鑫隆.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及工作的定位思考与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4):1-4.
[6]曾华强.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4):217-21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