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思想文化的总和,表现为物质、制度、精神的文化实体、文化意识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核心,辅之以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文化,以及其他的理论、技艺、传统和民俗等。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究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中的重要性,重要性又包括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传统文化素养、语文教师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的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况与自身情况,进行相关实践。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传统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教授学生识记汉字、学习阅读与写作,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提高学生综合文化水平。要做到以上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应该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学和人文历史知识,对于提升个人的人文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究与学习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开展语文教学。
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综合文化素养,首先需要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基础,形式多样,包罗万象,包括有语言文字、书法绘画、民族乐器及传统曲艺、传统习俗和其他技艺文化等,比如像《论语》等经典著作和儒家思想、古琴技艺、国画、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古代建筑及其技艺、中医、传统节日及风俗等,都可以被称作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品质,对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体现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与意识形态中[1]。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处事方式与行为习惯也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提高个人文化涵养。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也应该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
二、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师借助传统文化提升综合文化素养,对于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统编教材,增加了很多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教师只有学习、理解和掌握相关传统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2]。比如:一年级的《金木水火土》中,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内容;二、三年级中的《坐井观天》、《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是传统文化中的寓言故事,而《大禹治水》、《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是经典的神话传说故事;还有像《将相和》、《田忌赛马》、《西门豹治邺》等历史故事;《出塞》等古诗词也占有很大的篇幅。教师不仅要足够熟悉这些课文内容,而且还应该熟悉它们的出处及其文化内容,才能更好地教学,比如在讲解《将相和》一文之前,应该研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整篇内容,这样在收集资料、制作课件、课堂教学时才可以得心应手。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中的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传统文化素养
首先是熟悉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国家众多,文化交往频发,以及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催生出了许多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著作对于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比如《庄子》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出了以寓言说理的文学表达形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熟悉《论语》、《老子》、《庄子》、《孟子》、《墨子》等经典著作。
其次是熟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比如像诸葛亮的《隆中对》、《出师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建安七子的诗歌等,都是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因此熟读《唐诗三百首》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景阳冈》等课文选自明清四大名著,还有像《两茎灯草》等课文也是出自经典明清小说,因此熟悉明清小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学习。
最后是熟悉书法、绘画、传统习俗与手工技艺等。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只有熟悉这些内容才能窥探传统文化的全貌,才能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形成文化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熟悉书法、绘画、传统习俗与手工技艺等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形式,比如书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发展历程。只有深入了解其中内涵,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引用,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的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一是通过阅读与积累不断提高,教师可以根据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阅读纸质书,阅读文学评论及相关文章,了解其主要内容,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3];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概括《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借助“赤壁大战”说明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能够促使自身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三是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比如可以与学生和其他教师一起积极参与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可以深入到社区中调研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情况,向传统艺人和老人请教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比如本地的端午节和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还可以发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兴趣爱好,比如学习书法、古琴、刺绣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在探究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小学语文课程中有很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持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以及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个人的综合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许红敏.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中的重要性[J]. 语文建设, 2016(36):34-35.
[2]谭苏.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中的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44):194.
[3]郭梅芳.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传统文化素养[J]. 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 2018, 000(0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