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月9期   作者:高丽芳
[导读]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强化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互动,创设好适合的教学情境,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摘要: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强化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互动,创设好适合的教学情境,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由此,要体现课程教学引入的生动性,学习任务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性,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课堂教学收尾的有效性。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选择运用相对适合的教学方式,以使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获得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提高[1]。这也就是在说,有效教学就是一定要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相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而言,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尽可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学习效率和效果,是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必须要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有效教学。
一、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有效性教学的过程
(一)课程引入需要体现一定生动性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初中生对这门学科知识接触较少,当学生学起来的时候,则是感到这门课程内容的学习内容,有些深奥,不容易被理解。因此,使他们很难进入正常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在进行课程引入时,需要体现一种生动有趣,用以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相对较快地进入正常学习状态,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奠定一定基础[2]。比如,教师在教学“PS”知识以前,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方式,先向学生展示一组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图片,让学生对图片实施对比,进而提升学生学习PS知识技术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认真听课,配合教师的引导,用心操作,提高学校效果。
(二)科学合理设置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它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这就需要教师以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为学生凝练成一个个的任务,并布置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精神[3]。比如,教师在教学“设计刊物”知识技术时,就可以让学生以分工合作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并引导学生实施实际制作,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热情,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操作学习任务,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一再要求教师要采用创新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彻底转变以往传统教学观念,改革或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以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素养。因此,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换位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法的灵活运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灵活机动的应变性。
(四)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究与实践,只有通过学生的更多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好理解相关技术知识,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问题。还是以学生学习“PS”技术知识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PS这样的软件,先进行一定的了解,当学生已经熟悉了这个软件以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并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亲自操作实践,以加深对这一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五)体现课堂教学收尾的有效性
        有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比较重视对于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课堂教学的收尾环节,则是相对忽视。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大缺陷。课堂教学的收尾,至关重要。因为这个环节,是教师对一节课教学重点内容的梳理与总结,也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评价,它需要教师归拢总结课堂学习这是重点。因此,需要教师要体现课堂教学收尾的有效性。
二、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要点
(一)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为提升学生自身信息素养。因此,为更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就必须要尽可能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如果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就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时代,需要学生建树浓厚的科学理念,以便在以后走向社会时,有更好的用武之地。        
(二)强化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互动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严禁教师进行“一言堂”方式的教学,因其不利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要强化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才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进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核心素养。
(三)创设好适合的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是在提升学生处理技术信息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对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
(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教师的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并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知识。这样,就需要教师客观评价每一节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课堂教学效果,需要重点评价学生对相关信息技术知识了解和掌握情况,并评价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只有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更多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可起到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作用,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结束语: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当中,倍加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和积极性中,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建萍.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5).
[2]蔡继盛.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J].中华辞赋,2019(8).
[3]范瑞平.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J].数码设计(上),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