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接受教师面对面的讲授、指导,还可以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获取其他的教育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主动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探求和加工信息,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主动参与 激发兴趣 提高能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给我们农村小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我们乡村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变革。以前学校只有两间教室装有白板,那些年轻的老师经常制作课件带学生到白板室上课,我用惯了黑板加粉笔的课堂,总认为是多此一举,而且制作课件要花那么多时间,本来以为网络信息技术对我们农村小学教师没有多大的帮助,信息技术教育离我们乡村学校还很远。所有班级装上白板后我还是在教室放了一块活动黑板继续用黑板上课,刚开始学校组织信息技术培训时都是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经过多次参加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后,通过对比,白板教学和黑板教学的效果差距甚大。我就尝试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没想到这一尝试,就让我和学生们尝到了甜头,每当我利用信息技术上课时,学生们都雀跃欢呼起来,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现在来说说我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一、教学内容直观生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声音、图画等多种途径促进小学生记忆、思考、探讨等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使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示更为生动逼真。
??在学习《九寨沟》这篇课文前,九寨沟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是那么的遥远,当我通过多媒体播放在网上下载的九寨沟神奇美丽的图片时,孩子们来劲了:当一座座雪峰的视频播放出来时,他们的眼睛瞪大了,一眨也不眨;当那神奇的“五花海”“五彩池”生动的呈现在眼前时,他们不由自主的说:“好美啊!”,当我把那些活泼可爱的小熊猫展现出来时,孩子们按捺不住了,有的还模仿小熊猫爱美照镜子的样子。这些美丽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仿佛来到了九寨沟欣赏美景,融入了课文的情景,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主体地位。以前没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时,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都是抱着语文书或那些教材分析,谈自己的体会也是照教参书读,甚至有少数学生连教材书也懒去看,就等着别人说答案谈体会,他就照抄。在我利用多媒体把课文相关的视频和内容播放出来时,学生的思维都被吸引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都睁大眼睛想知道下面屏幕上会出现什么,在学习中都想自己去寻找答案。整个活动过程不但让学生置身其中,而且让学生更加自信。当九寨沟那些美妙的画面播放出来时,那些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用一些优美的成语去形容,那些个性有些羞涩的孩子也踊跃发表自己的感受,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呈现着成功的快乐。孩子们乐于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形成浓厚的学习的氛围,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思维,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 在教学《九寨沟》一文时,我就有一种设想,在课件里加入我们校园的美景。我预先在校园里抓拍了几处景物配一段优美的音乐展示在白板上,播放时我没有说明是我们学校,当出现校园的几棵龙眼树时,学生瞪大了眼睛,操场边的小花带出现时,开始有学生兴奋的私语了,最后整个校园出现时,大家都激动了,哇!想不到我们天天生活的校园也这么美!我就适时点拨:我们祖国处处都有壮丽河山,处处都有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达到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这一最终目的。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观察是学生掌握和表现物体形象的前提,信息技术教学运用得好,不仅能方便教学,还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心应手,灵活掌握,有利于突破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习课文《泉城》时,如果没有直接观察,学生对济南的泉就没有那么形象,无论老师怎样启发,都无法让学生想象出济南泉的声音、形态的美,而当我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这一重点、难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通过课件将济南的泉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是那么的神奇、美丽,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记忆表象,学生有了直接观看的愉快体会,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要与传统的手段有机结合,教师应该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愉快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