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活起来”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邓强英
[导读] 学生《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优势——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营造教学的生活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善用、课堂教学 、 活起来
  学生《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它以语言、文字 、视频信号和声音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     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教和学都能高效进行。那么如何是让信息技术的
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活起来”?
        一、善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获得知识的开始。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缺乏认识,还是处在直接兴趣阶段。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意识,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就会变苦学为乐学。 尤其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渲染气氛,营造更生动的教学氛围。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效果,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概念的教学,枯燥乏味,传统教学中,教师试图让学生从抽象的语言艺术中去创设、领悟情景,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较为困难。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演示力,它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教师可以精选图文并茂的画面,传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烘托气氛,巧妙运用声乐、动画渲染情境,让孩子置身其中,诱发和唤醒其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形象、具体。比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我以“大雁南飞图”入手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从大雁不断变换的队形中,放大大雁的“人”字形轮廊线,引入本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为学生认识“角”提供了生动的可感知的原生态材料。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将数的比较融入小动物赛跑的情境中去,学生看着动物伴随着音乐奔跑的情境,兴奋极了,积极动脑思考,这些动物谁跑得快呢?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在比较谁跑得快的过程中,学会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善用多媒体,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思维活起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原生态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再现于课堂,来拉近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比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我把班上一个小明活动镜头如下:下午2时30分,小明背上书包上学;晚上7时,小明全家在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又是午夜12时,一天过去了,小明进入了梦乡。每组镜头,都配有钟面,看到时针、分针不停地转动。同学们边看边讨论,熟悉的人、熟悉的场面,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就在自己身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如:三年级数学中平移与旋转介绍的就是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可是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对三年级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陌生的,我们就利用摄像机摄取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观察,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让学生的思维回到数学知识的原生状态中去认识概念、了解作用,增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式”时,我曾去超市录了一段影像,让学生在课堂上跟着摄像机的镜头“逛超市”,在超市中认识单价、数量、总价。把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说是学数学,也可以说是逛超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思维活起来 。  
        三、善用多媒体技术将静止的数学动态化 ,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主要以静态形象为主,然而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可以打破这静种态,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把课本里的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而且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模拟成原生现实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认识“角”一课时,把抽象出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利用多媒体进行闪烁,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动静结合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执教一年级的《找规律》这一节课,在课前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老师带着学生们在布置教室,正好时间上也差不多,六一儿童节要到了,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从而把静态的找规律转化动态的视频中去,这样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兴趣就更加强烈了。再渐渐地通过观察和分析,慢慢地融入数学的找规律这个目标,从而能够愉快地学习,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四、善用多媒体,提高练习效果,延伸数学知识,使练习活起来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一种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如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上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利用计算机网络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有过独木桥、摘草莓、登高山、游儿童乐园,并设置了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克服困难,奋力拼搏,很多同学都顺利通过关口,到达了目的地。练习量虽然很大,但是学生丝毫没有厌倦的情绪,而感受到的是兴奋是成功的愉悦。在数学课《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上网搜索“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我就利用这个功能把学生网上搜集到的“交通标志牌”、“家具图片”等许多资料,调到大屏幕上,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的应运价值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多媒体技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把数学知识“用”起来,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我们的教学精彩起来!

参考文献: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智库时代》  2017年13期
《网络坏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分析》 —— 《中国新通信》  2018年13期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8年0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