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标强调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美术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农村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地域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教学。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特点,注重挖掘当地的美术资源,历史遗迹,民间美术特色资源等,有效提高美术课程的直观性、生活性和地域特色。把农村生活素材引入美术课堂,丰富现有的国家美术课程资源, 促进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升了美术课程的内涵。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美术教学 农村美术
一、地域文化资源的概念
地域文化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的系列内容。主要包括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传统文化、语言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就地取材的方法,并优化整合为可利用的美术教学资源。不仅能够丰富课内外教学形式,为学校美术教学提供借鉴,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优秀本土文化的历史和情感认同,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推动灿烂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平茶镇地域文化资源的现状
平茶镇是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西南门面”,S222省道贯穿全镇,是离县城最远的乡镇。位于县境西南部,四乡河北岸。距县城41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其中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90.9%。
(一)自然资源
平茶镇地处云贵高原东缘斜坡的山岳地带,既多崇山峻岭,又有丘陵、盆地交错,地貌多样。四乡河发源于平茶西南部浸田旁山,为县境第二大河。学校周围有着广阔的农田、流淌的小河、随着四季而变化的各种花草树木、蜿蜒曲折的田间小路和连绵起伏的山峦叠嶂。作为农村美术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给我们提供的各种自然景观,发现身边的美。尝试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来描绘自然景观。
(二)民间艺术
民间工艺美术是指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它与老百姓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工艺美术具有原发性、集体性、传承性、区域性等特点。平茶镇是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特色乡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如“苗族歌鼟”、“苗侗芦笙节”“雕花蜜饯”“苗家织锦”等得以传承和发展。其中“苗族歌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我镇所涉及的民间美术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多种表现形式的静态和动态的美术元素。像踩高跷表演、香喷喷的酸菜、油茶、糍粑等点心制作艺术,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独具风味。鉴于现状,有必要让学生们了解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瑰宝,从而自觉地产生保护和继承民间工艺的热情。
(三)建筑特色
我镇苗乡侗寨依山建造的“吊脚楼”和被誉为侗族建筑“三宝”的鼓楼、凉亭、风雨桥令人叫绝。苗族风情吊脚楼民居建筑特色鲜明,整个自然团寨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青山、绿水、田园相融。学校附近的红军风雨桥就是一个典型的侗族特色建筑,具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通过对地域资源的寻找、发现、收集、观察、想象、组合、创造等一系列美术活动,充分利用本土材料进行创新教学,一方面有效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并美化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利用意识及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美术教学中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尽管美术教科书考虑到了各地的实际情况,具有普适性,但仍难以面面俱到,尤其像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因生活条件的局限,往往会因绘制材料、学生经验或教学条件等局限而难以实施教学。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挖掘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艺术活动”。这说明农村美术教育的提高和改善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和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的途径。
四、如何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
(一)结合教材,有机渗透地域美术资源。
人教版和湘教版美术教材编写中,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单元间有机地结合乡土美术课程资源,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优秀美术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在五年级下册《彩云衣》一课的教学中,完成教学展示学生设计的现代服饰后,又开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讲解并欣赏了苗侗族服饰的特点,同时教给学生绘制服装效果图的简易方法,要求学生使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完成至少两张的苗侗族服饰设计效果图。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业融入了地域美术,提升了民族魅力和特色。
(二)以本地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乡土美术创作。?
??家乡的自然资源在我们身边俯拾皆是,但往往不被我们重视和利用。当我们将身边的自然资源运用到乡土美术创作中时,当一件件富有创意、漂亮的有着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同学们才发出由衷的惊叹,哇!原来这些都是宝啊!以家乡自然资源为材料,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既可以就地取材,节约美术材料上的开支,又可以培养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还可以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
(三)组织适当的活动,对地域美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首先要进行观摩实践,学校可组织学生到美术室、展览馆等场所进行参观活动,观看创作的过程,让他们对基本技法进行学习;对于工艺品的特点以及艺术发展历程进行了解。其次可组织学生拜访一些民间艺人,到他们家中参观剪纸、泥塑、雕花蜜饯、苗服刺绣等,也可以将专家和艺人请进课堂。通过拜访和交流,提高学生对艺术和乡土美术的认识。让学生运用联想、体验、记忆、观察等方式绘制美术作品或者进行工艺品的制作。
(四)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切实建立地域文化课程资源数据库
在以往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艺术学科的教师教学活动,大多数依靠教师个人力量来解决教学实践环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在挖掘地域资源的同时,要逐步以图书、课件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地方性艺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此举不仅可以促进美术资源共享,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同时也可以提高地域文化资源的使用率,并有利于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应用地域文化资源,多形式多途径地积极开发美术课程资源,我们的美术教学、美术课堂就会大大拓展。农村美术教学软件硬件设施的缺陷可以由农村广袤自然环境的馈赠所弥补。学生的美术积极性会大大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也会步步跟上。除了平常在美术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为学生所熟悉的地域文化资源,合理、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美术教学课堂中,为美术教学服务之外,教师还应主动加强与校外的沟通与联系,为学生创设美术实践的环境,组织学生开展访问、调查活动,了解民间艺术,风俗民情,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美术知识,挖掘美术课程资源。
总之,把地域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有着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地域资源,在于教师的教学思想怎样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相接轨。一旦这些特色的地域文化被巧妙地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美术课程的地方特色就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力主编.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10
[3]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