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尹万平
[导读]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起步教学,激活学生思维,适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发展。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广,部编版教材的使用,语文教学模式作出了相应的创新和改革,特别是习作教学,有随文小练笔、普通单元习作、独立习作单元,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全覆盖,写实、联想相映成趣,文学性写作、实用性写作相得益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属于其中的重难点,而作文起步教学,更是难点。思维导图是通过图形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拓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起步教学,激活学生思维,适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思维导图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90年代传入中国,逐渐在中国的教育教学领域广泛运用。思维导图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语文网络化的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找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小学作文起步教学运用思维导图,运用多种感官以及多项思维的配合和调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以及想象创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一、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写作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事实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中,激发学生“想写”的欲望是很重要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作文话题是比较开放的,或基于语文要素的实践运用,或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或基于生活的观察,或基于大胆的想象……“想写”,就要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能使听、说、读、写收到较好的效果。在作文起步教学中,尤其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表达什么?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小学生往往生活经验少,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激活生活经验,启发想象,学生便有话可说。
        比如说“写一种水果”,先要打开思路激发兴趣,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知道的水果多,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头脑风暴”,一种方式是按地方“检索”信息:家里常买的、水果店里的、果园里的……一种是按时间“检索”信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头脑风暴”的过程,是寻找作文灵感的过程。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在动笔之前,说的过程很重要。“头脑风暴”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只要与水果有关的都可以讲出来,不用担心讲不好或者讲错。学生开始往往缺乏思路,或者讲得没有条理。这时,教师适时借助思维导图“调动”五官:看(外形、颜色、变化)、闻(味道)、尝(滋味)、触(软硬)、听(故事),带动学生动用五官感受,甚至可以故意开开玩笑,讲一些有趣的事情以调节气氛。这样放松下来,学生就能愉快地交流,真实地表达。我们发现,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激起孩子的表达欲望,思维导图中的某个点可以关联他们的生活,引发他们的联想,他们可以讲许多有关的细节,这些点往往就是组成作文的素材。
        最后,让学生整理思维导图,将刚才说的一些信息用关键词记录下来。学生一边思考一边画图,自然会兴趣盎然,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大大增强了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思路??????
        小学生初学写作文,对作文课是满怀期待的,又是有些恐惧的。在作文课上,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搭建写作思路,刺激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创造力,既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例如,以观察为主题的单元,作文课堂设置的写作内容是“留心观察事物”。
教师可以这样做:学生在许多事物中选定自己的观察对象,根据学生的观察的事物分类,可以分组交流或者一条龙式口述观察的经过或现象。然后,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思路。比如,观察的对象是向日葵,开头描述性的语言引出向日葵。中间动用多感官写观察到的静态的枝叶,动态的花。再写连续观察中的发现或问题的探索过程。最后结尾表达感情或谈收获。学生边交流边梳理,有了这样的具体的写作思路,学生开展自己的写作活动,就不再恐惧。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梳理思路时与自己的日记、周记等内容结合在一起,扩展自己在日记或周记中记录的有意义的生活,拓展学生思维。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思路,图形与文字灵动结合,学生写作时条理清晰。
三、运用思维导图,选择写作素材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读面也还窄,思维方式也有一定的限制,学生在表达时自然会因为素材的匮乏而无从下笔,会对写作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教师便可运用思维导图去改善这一现状,帮助学生去合理选择写作素材。
        比如“推荐一个地方”为主题的习作教学,教师可以把这一主题作为思维导图核心,随后分支出“自然”“文化”两个点,侧重自然景观的地方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支出“时间”“地点”“方面”三个点,侧重“文化”的地方可以分支出“民族传统”“民俗风情”或者“饮食”“艺术”……像这样将不同时段、不同地点以及不同风情、不同艺术一一分别列举出来,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与感受,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写作素材。例如,写家乡旺苍——红色旺苍,中国茶香。学生从思维导图呈现的素材中梳理出“中国红军城”遗址与其相关的文化,再梳理出米仓山的茶叶基地与其相关的茶文化,便呈现出一篇文章的基本构架。最后,学生结合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内容的筛选,并对筛选的素材进行内容的扩写。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写作主题予以明确,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分解出关键词,随后在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交流下,形成明确的写作框架,从自己的素材库中轻松提取出素材,经过构思后便能写出更具可读性的文章。
        四、运用思维导图,改善教育方式
        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体系,课前需要定制好本次作文教学的目标,思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该如何引导,怎样带领学生提炼与作文主题相关的素材关键词……教学中的“放”与“收”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一教学过程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掌控能力。在课堂上,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搭建写作思路,选择写作素材,思维导图的运用,都需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想,充分地说,激活学生的思维。运用思维导图,在课堂上营造的特定的情景中唤醒学生的记忆,勾连学生的生活,启迪学生的想象,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启发。学生在“思维导图”构筑的信息中经过比对、筛选、梳理,这一思维的过程即是对写作思路及其素材进行的有效再认,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全脑思维。在作文起步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改变了传统的作文教育模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发散思维,畅所欲言,打开写作思路,找到写作素材,对作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培养,写作潜能得到挖掘,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总的来说,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把兴趣还给学生,把方法传递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不仅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对教师作文教学而言,有了更多的帮助和挑战,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袁小芳,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亅].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3)
【2】黄文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亅].考试周刊,2015(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