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谭永洪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育也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动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育也通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动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本文从分析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入手,分别提出了进行合理分组、使用微课模式构建教学场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等几种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小学课堂教学也取得了阶段性进步,教学方式的创新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巩固课后记忆,由于小学时期是小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和基础环节,所以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更好地吸收知识,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等,在学生接收知识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展现学生的主体性。
一、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小学教育的改革也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学习形式多样化,内容现代化、创新化,各种变化带来可喜的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由于受到了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大部分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创新思维,还忽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所以对于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敢于正面分析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启发学生解决难题的思维,培养小学生发现、寻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就能够拥有开阔的知识面,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有利于建立一种平等讨论问题的课堂环境和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1]。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进行合理分组
        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技能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内容,但是往往却会遭到学生的抵触,所以还需要在技能教学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使学生对技能学习的抵触心理得到消除。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确保每一组的学生都能优势互补,既要有学习成绩领先的学生,也要有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形成帮衬式合作学习,更好地提升学习的效率,充分发挥出分组学习探究模式的优势。在进行分组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有一个全方位的考察,将各种影响因素都要考虑进去,然后进行合理分配,让学生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教师需要对分组方式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让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履行执行者、监督者、指导者的职责。此外,还需要提升分组学习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各科成绩。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时,如果学生发生争执,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协调,提升讨论的效率,维持课堂秩序,教师还需要告诫学生讨论时不要大声喧哗,尽量压低声音,避免影响带其他小组的学习,所以运用分组学习的模式,主要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使用微课模式构建教学场景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依靠开展准备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实际上,受上节课、周围环境和课间活动的影响,单调的课前准备活动往往无法使学生投入到上课情境中。而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使学生一上课就集中注意力,由于各门学科教材的编写是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进行编写,所以内容既有简单的基础常识,也有较难理解的复杂知识,针对重难点知识,教师需要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场景的构建,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章节的教学任务,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趣味问答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根据学生回答的答案,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之后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给学生总结和整理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梳理,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此同时,可以设置一些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练习。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经过长时间的课堂训练,学生的身心通常会处在超负荷的状态,以至于不利于学生投入到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在结束教学时,可以进行合理放松,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调整自身状态。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在结束教学时带领学生开展一个负荷小且轻松的小游戏,给学生观看益智类视频。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强化课堂管理,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需要教师进行及时提醒和指正,充分发挥出主导职能,让学生尽快回到认真听讲的状态,教师还可以引进教学评价体系,让老师能够时刻发现资源是否科学合理,如果发现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指正和改进,结合实际的情况和教学需求,对课程进度和内容形式进行修改,教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出进阶式教学计划,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创造体验学习的条件,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呈现课堂内容,突出教师的指导成效。
(四)训练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进行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使学生的思维不僵化,不要局限在某一个方面,打破思维定势的桎梏,对问题能够进行深入构思。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可以通过“数一数”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先感受学习大数的重要性,开拓学生的思路,能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然后继续认识“十万”、“百万”、“千万”等较大的计数单位,长期培养和训练,熟悉和了解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相关的计数器,虽然这种活动看似平常,但是实际上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
结论:综合来看,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容易对外界事物产生好奇心并乐于探索,所以创新教育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知识的教学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合作学习模式的编排,更好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继而更好的达成相应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少华.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20(11):114.
[2]陆林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