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果说:“多办一所学校,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丹东说:“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当代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俯首甘为孺子牛,挥蹄勇做千里马。爱迪生说:“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向雕刻“大理石”的老师致敬!
关键词:师道尊严 熊家长 道德绑架 行政命令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他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全权负责管理一个班级!曾经班主任被戏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又最重要的“主任”。先圣孔子以3000学生72贤千古称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往今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照明灯,在古代老师的身份地位是很高的,在民间,一个秀才就可以去当教书先生,一辈子衣食无忧。往上还有举人,举人这一步就可以进入县衙做参谋和师爷了,更高级的那就是皇宫里的太子师,给当今太子当老师,日后就是威加天下的统治者。
如今,日新月异的时代,本该师道尊严的,为什么班主任却战战兢兢,如履博冰?
首先,娇生惯养的孩子让班主任如履薄冰。
尽管现在已经放开二胎,但是很多家庭还是一个孩子,包括父母也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家庭环境好一点的,更是把孩子宠上天,反正孩子学习不好,家里也养得起。父母不再把学习当作改变命运的方式,也没有认识到学习不光是成绩还有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这样的父母总是纵容、娇惯孩子,自己都舍不得批评怎么能让老师管呢?熊孩子的故事层出不穷,再负责的班主任也经不起折腾。时间长了还敢管教吗?四川一个初三学生只因为班主任批评其在校园骑车子,就尾随班主任到班级,用砖头把老师砸进了重症室。这不禁让同样是班主任的我一身冷汗,我曾经因为学生未完成任务罚抄过他们;也曾经因为学生上课说话罚站过学生;因为学生打架叫过学生家长;还因为学生谈恋爱给学生家长来学校处理。这些都让我感觉自己在埋雷,如果有一个学生因此产生不满,我就要进医院。刚刚还听到这样一个案例,真人真事,发生在校园里,教室里,师生之间。某女生在政治课上写数学作业,被政治老师发现。老师很生气,一怒之下撕了女生的作业本。女生一声不吭,忽然发狂般捡起地上的作业本碎片,一把一把地往嘴里放,并且吞咽了下去。当时全班同学都惊呆了,老师更是惊呆了。那个女生还在不停地往嘴里塞碎纸片,并且毫不犹豫地一口一口吞下去。老师反映过来,吓坏了,赶紧制止女生说:“别吃了,别吃了!”女生继续蹲在地上吃着作业纸,老师吓得不知所措,扑通一声跪下了!老师开始哀求学生:“你别吃了,我求求你了!”老师一遍一遍地哀求着,其他同学都看呆了。然后,这个吃作业本碎片的女生,忽地一下跑开了,径直跑出来教室。老师什么也顾不上,赶紧追了出去……全班同学也跟了出去。吞食纸片事件发生后,学生的情绪变得更加孤僻。因为全班同学都更加不敢跟她接触,更无人敢提及当时的情景,怕刺激到她再出意外。这位政治老师,从此以后不再进课堂上课,改到学校图书馆工作。这个案例,听起来是那么惊心动魄,尤其是作为一个老师,真的有感同身受的别样滋味。老师难当。这是当下教师群体经常发出的慨叹。
每次听到这样的案例,有几个班主任能心平气和?班主任都是冒着风险在教育孩子啊!
其次,蛮不讲理、低素质的家长让班主任如履薄冰。
熊孩子的背后经常站着熊父母,这也是很多班主任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有父母离异的、有留守儿童的、有父母虽在却缺失管教的、有自闭症的.......各种各样的孩子让班主任整天斗智斗勇,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呢?熊家长只会对班主任说,要温柔地教育他的孩子;要专门照顾好他的孩子。至于孩子犯错要不要批评一般是不会说的。更可怕的是有个别家长和班主任说严格管他的孩子,但是只要老师批评他的孩子,他就马上跳出来指责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熊家长自己都蛮不讲理,又怎么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又怎么能理解老师呢?
一旦学生有什么事,只要和老师有那么一丁点关联,那么其他的因素似乎都被抹杀了。社会也会将原因归咎于师德。而学校,为了息事宁人,为了平息众怒,往往也不能勇敢地站出来为老师说话。我在想,那个跪在地上哀求学生的老师,从此以后看到自己的学生,都会绕着走。因为,在那一刻,作为一个教师,甚至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尊严丧尽。不能说这不是老师的悲哀。
再次,社会舆论对老师的不公正,甚至道德绑架,让班主任如履薄冰。
经常关注学生事件的老师都知道,每次学生出事,社会舆论都只会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还会进行心理干预。可是有谁关注过老师的心理阴影?上面这位政治老师从此不再走上讲台,这是承受了怎样的惊恐和压力?恐怕这是他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回头想想,上面事件中的学生,之所以做出吃纸的过激行为,并不全是因为老师当众撕了她的作业本。她可能是因为家长给予的压力,也可能是自身心理的问题。整个社会对于教育高度关注,造成了学生们包裹在重重的学业压力中。而老师的撕作业本,只是一个导火索。学生出了事,涉事老师成了背锅侠。作为班主任我突然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孤立无援,法律震慑不了学生,保护不了我们,一些家长偏听偏信,不理解我们;社会舆论认为老师是暴力狂,喜欢打人。然而真实的情况是什么?伯克说:“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要明白教师几乎是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决堤,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但是当下社会不能有效震慑部分学生的暴力行为,教师又如何约束学生的行为?
社会舆论总是站在道德的高度说老师就应该像天使一样照耀人间,普度众生。所谓的专家也出来说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真的很想让说这样的话的专家去做几年班主任,带几个熊孩子看看。孔子弟子三千,也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子路就是一个耿直的人,而且为人勇武,他的好勇含有了伸张正义、为民请命、不欺幼弱的意蕴。为此,他常遭师之痛责,说他“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但是子路很尊敬孔子,“子疾病,子路请祷”。试想,如果孔子活到现在,整天批评子路,早就被子路的父亲投诉到教育局了。古人尚且知道尊师重教,为什么现在老师变得没有尊严了呢?孟繁华也提出赏识学生,惩罚学生也让学生如沐春风,在心底留下最深的感动。可是谁来赏识老师呢?
一句话:教育不是万能的!别把学校当成解决学生一切问题的殿堂,别把老师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圣贤;别把教育当成背负一切责任的机器。不要再让班主任如履薄冰!
参考文献:李镇西《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
魏书生《魏书生班级管理》
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