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第9期   作者:黎祖权
[导读]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质量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
        黎祖权
        广西横县横州镇洪德小学530300
        摘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质量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教学效率低效或无效的情况,对于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多层次提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建构高效的学科课堂,轻松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在思维激活以及锻炼中发展各个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但是想要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要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基础。通过相关实验可知,高效课堂主要是用来摆脱“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新课改目标,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优化课前预习环节,点燃数学学习兴趣
        学科有效教学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课前预习,教师要以新课程为切入点,优化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环节,在明确课题预习方向的过程中引领各个层次学生主动、高效预习数学新知识,在感知、理解过程中点燃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层次化参与中顺利提高。
        以“毫米、分米的认识”为例,教师要从不同层面入手课题中毫米、分米两大单位知识点,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这一新课题中必须掌握的内容,明确课题教学方向、要点等。随后,教师要采用多种可行的方法以及手段,系统了解班级每位学生数学学科学习情况,在把握差异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文字、动画、声像等结合的学习视频,优化学科传统课前预习,有效设置预习任务,比如,亲自测量现实生活熟悉的物体,科学引领、指导各个层次学生在观看、学习视频中高效预习关于毫米以及分米的单位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新时期多样化的互动平台,微信、QQ等,跟踪了解班级每位学生对“毫米、分米的认识”这一新课题预习情况,针对知识理解、预习任务完成等方面呈现的问题,和其进行不同层次的互动,在有效启发中深入挖掘自身潜能,在正确认识毫米以及分米重要单位中独立、高质量完成对应的课前预习任务,在自主预习效率提高中点燃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主动融入到课中教学、课后巩固复习等环节,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得到良好呈现,新课题教学有序展开的同时有效性得以真正意义上提高。
        二、构建情境整合内容,高效掌握数学知识
        情境构建以及教学内容整合都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必要基础,教师要在剖析课程以及学生特点过程中构建行之有效的情境,深化把握课题各层次内容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渗透到构建的课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高效掌握课题知识。
        以“年、月、日”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路径收集关于年、月、日的趣味故事、动画等,在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制作对应的视频,构建动静有效衔接的课堂情境。

与此同时,教师要在理解、剖析的基础上明确“年、月、日”新课题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合理整合的同时制作对应的多媒体课件,进一步优化构建的课题教学情境,在动静二者结合的情境中直观、生动呈现课题内容,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自主思考中从整体上感知关于年、月以及日的知识,在无形中激起对其的探索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传统板书与现代教学结合中高效讲解课题知识点,和学生进行多样化互动,让其在挖掘潜能过程中轻松理解、记忆课题零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构建的课题情境,在动态演示中讲解课题重点以及难点,指引学生亲自制作日历表,在实践过程中细化理解教材中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在情境体验中高效掌握这一新课题知识,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关于年、月、日方面的实际问题,确保课题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
        三、优化课中教学方法,激活与锻炼学科思维
        教学方法优化是让学科教学更加有效的关键性策略,教师要从新课程方面入手,有机联系班级数学教学实际情况,优化引入课中的教学方法,便于各个层次学生在思考、交流、探讨等过程中有效呈现主体地位,在获取数学知识、解题方法等过程中激活以及深化锻炼学科思维,在无形中提高数学课中教与学的有效性。
        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为例,教师要在解读课题知识点中站在班级学生的角度,优化完善作用到课中的教学方法,将分层教学法引入其中,对学生、课题知识以及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化分层,层次化导入“组合图形的面积”课题内容,顺应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调动其接收学科新知识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探究式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理论实践结合法,在讲解组合图形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合理渗透该章节前面学生已掌握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面积知识,在把握学生差异中科学划分课中学习小组,分层设置课中关于组合图形面积的练习试题,要求各小组学生在解读题意基础上利用提供的素材,制作对应的图形,在测量、标注过程中共同探究试题解答的突破口、思路、方法等,在互动过程中完成练习试题,实时激活学科思维。解答好之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学生合理分工,到讲台上规范操作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同时展示试题解答全过程,指引其他小组学生认真聆听的同时进行提问,在层次化互动中深化把握关于图形的新旧知识,包括解题方法以及技巧,在锻炼多方面思维以及能力,提高课题教学整体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用全新的视角以及理念看待小学数学学科教学革新,针对学生学科基础、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反思学科教学的同时深层次探索可行的措施,在改进过程中将理论、实践两大层面深度衔接,让数学课程教学更加有效,让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科学习效率以及能力提高中夯实数学基础的同时塑造健全的人格,促使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在教学课堂中呈现。
        参考文献:
        [1]黄金存.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55.
        [2]江燕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88.
        [3]许义莹.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