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预习效率的初探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第9期   作者:石雪芳
[导读]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预习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预习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初中生往往因为其自主性不高,不会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或者有一部分学生的课前预习仅仅只是通过传统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粗略的预习,无法呈现良好的预习效果。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使学生脱离传统方式的禁锢,进行有效的自主预习教师可以对预习设计进行创新,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预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展开预习活动,提升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预习效率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预习效率;有效对策
        一、当前初中数学预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数学预习不够重视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提高对课前预习的重视,并不会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逐渐降低对课前预习的重视,未能培养学生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会粗略地翻阅相关的知识,不会对相关知识深入地了解,并且到出现知识困难时,不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解决相关问题,并且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在完成练习题中学生会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只做难度较低的问题,对于难度较高的问题会等教师讲解,因此,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主动性,限制着教师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
        (二)预习任务比较笼统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末尾会对学生设置下节内容的课前预习任务,但是教师设置任务的方式过于笼统也是造成学生无法提高课前预习的原因之一,导致学生无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地提高课前预习质量。并且教师在设置相关问题中会使用“预习第几章节”的方式,并未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本知识的内容合理的要求学生使学生预习的方向及目标不明确。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能提高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重视,降低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
        (三)缺乏有效的指导
        数学预习对教师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数学课前预习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提高教师教学的课堂效率及课堂教学的质量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一部分数学教师对课前预习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初中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根据自身的知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预习,教师不给予学生一定的预习指导,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得知数学学习的重点及难点使学生课前预习工作不具备正确的方向及目标,进而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提高初中数学预习效率的有效对策
        (一)合理选择预习内容,适当安排预习任务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够促进其更好地学习数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让学生预习时,应该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设置与学生兴趣相契合的预习。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基于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尽可能地使预习任务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设置预习任务时,除了关注学生的兴趣而外,还要关注任务的层次性,要设置出具有区分度的任务,尽量给每一位学生留下自主发挥的空间。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之前,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法,搜索推演勾股定理的方法,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种方法在课堂上展示给其他同学教师布置任务之后,学生开始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勾股定理的推演方法展开细致探索,最终,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并在班级展示,无论是哪种方法,学生都能够进行清晰的讲解,将自己挑选的方法分享给大家随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最终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的查找,得到了表现自我的机会,进而保证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更丰富的认识
        (二)有效运用笔记预习法,提高数学预习效率
        教师可以使用笔记预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预习下节内容的预习,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预习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本知识时,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及对知识产生的相关问题在空白处或者记录本中进行记录,在课堂中向教师提问,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思考,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的互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有效性。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记录自身的预习思路,并且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促进学生可以进行共同进步,确保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逐渐提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细化数学预习要求,提升预习的效率
        学生通常不会主动预习,因此教师要布置好预习任务并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任务的引导之下,能够快速找到预习的关键之处,实现高效预习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现实,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对比新知识和旧知识,让学生找到预习的途径,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在预习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初步掌握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如何进行预习,如此,学生的预习效果将会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平移》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如下预习要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与平移相关的案例数不胜数,你们可以对这些案例进行搜集,并在课堂上展示。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细致观察,并对平移的特点和过程展开分析,最终实现对平移基本属性的一个初步认识通过搜集,学生都找到了相关案例,并在课堂上分组讨论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平移现象,这便为之后的课堂教学鉴定了基础,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进行查找与分析,可以让学生细致观察平移现象,随后更深刻地认识平移的概念,从而有效推动课程进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预习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预习兴趣,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与创新预习计划,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预习。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强调预习的重要性,通过创设新型预习方式,让学生明确在学习数学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进行之后的学习时都能主动进行预习,并通过预习熟悉知识点,提高数学预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吕鹏明.高效课堂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的策略研究[J].中学数学,2016(22):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