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升小学数学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第9期   作者:聂昌群
[导读] 在数学中,计算能力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但要培养好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聂昌群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盐井镇花苞村完小,云南   昭通   657500
        
        摘要:在数学中,计算能力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但要培养好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首先教师要培养起学生对于计算的兴趣,然后才是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能力表面上看好像只与基础的运算能力相关,其实不然,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思维和方法。思维具体包括如何审题,做题后的反思等等。对于一些难题,做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从关于小学中年级数学计算课教学的现状、提升小学数学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数学;计算能力
        小学中年级阶段正是学生数学思维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础。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足,很容易跟不上进度,进而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这对数学的教学非常不利。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尤其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从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各个角度入手,针对性的强化这些弱点,让学生能更轻松的学习数学,为以后的学习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一、关于小学中年级数学计算课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薄弱
        教学方式单一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更好地发散思维。教学方式单一的具体表现是教师作为主体,一味地讲授,但实际上,计算需要的是学生的多多练习。
        (二)教师的教学效率较低
        教学效率较低是计算课教学的现状,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具体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手段有待提高,教师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参与进计算课的教学中,一人主导展开教学,一方面进度较慢,另一方面质量还较差,所以教师应当从自身的教学方式的角度出发,进行优化和创新。
        (三)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待提高
        教学评价机制,顾名思义就是对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和状态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成效以及情况的反馈,两者是相互的,但是研究表明,很多教师并没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没有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反馈,导致自己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等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二、提升小学数学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数学往往与乏味联系在一起,究其原因往往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旦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与之对应,若是学生能够做到自己解决问题,其成就感也是巨大的。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就是要让学生源源不断的获得这种成就感,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增强就是水到渠成的了。那么教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教师往往存在着教学进度跟着时间走的情况,已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第一目标。

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很容易发生掉队的情况,一旦掉队,学生就容易产生挫败感,之后就会害怕数学的学习,上课时就难以静下心来听讲,数学能力和计算能力就会越来越差。因此,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吸收能力来规划教学任务。还有就是,教师往往默认已经教过的知识,学生就应该会用。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时时注意回顾旧的知识,让学生的知识前后联系。当学生掌握的知识足以解决其碰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会转化成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兴趣。
        (二)筑牢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基础,再怎么加强运算能力也不为过。而在中年级阶段,学生已经了解了相当的运算规则和运算技巧,但往往只是知道,不能在计算时或者生活中使用。首先,教师应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会基础的运算规则,这是运算的基石。这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运用这些规则。要灵活的运用运算法则,学生对其中的原理有所了解就很有必要,对算理的了解还能让学生更接近数学的本质。因此要夯实基础运算能力,老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教导基础的运算知识,更应深入讲解其原理。以分数与分数相乘为例:62=75×?,学生由于对分式计算方法不太熟练,直接计算往往出错甚至无法计算。但若是教师为学生明晰分式的意义:分式就是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简化问题为6725=÷×÷?:,进一步运用乘法交换律,可得:6275=×÷÷?,到这一步,学生就能轻易算出答案为1235。在这个解题过程中,简单运用了分式的原理,就将问题简化到了学生轻松解决的程度,可见算理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运算的认识,能让复杂的计算简单化,对夯实学生的基础运算能力大有裨益。
        (三)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是学生获取条件和确定问题的唯一信息来源。审题的实质就是将具体的问题抽象成为算式,这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形成很有好处。但由于教师往往并没有特别注意审题的教学,只是简单的让学生静下心,慢慢看。这固然是对的,但太过宽泛,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应用。因此,应提出具体的审题步骤,让学生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首先,学生应先通读一遍题目,大致明白题目的意思,再精读一边题目,标出其中的已知条件,最后,带着问题读一遍题目,看问题能与哪些条件产生联系,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自己的计算思维。以一个应用题为例:“零件厂需要生产1700个零件,工厂每天产量为100个,在生产了5天后,突然要求剩下的零件要在4天内生产完,那么接下来4天每天需要多生产多少个零件?首先通读题目,大致了解问题是多生产多少个零件,在标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总数目为1800、已经生产了五天,这五天的单日产量为100、需要在接下来的4天完成剩下的零件生产。最后,带着问题读题,剩下4天每天要生产多少个?要知道剩下4每天应该生产多少个,这个该怎么算呢,就应该用总量减去已经生产的零件数目,再除以天数,也即:(18005×100)÷4,这样,整个题的计算思维就出来了。由此可见,良好的审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明白题目的意思,促进计算思维的形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数学能力基本建立在计算能力之上。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文中所提到的几个方面之外,教师还应根据环境的不同采用更多合适的办法。最终希望通过培养好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能够轻松快乐的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赵文丽.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之我见[J].学周刊,2019(17).
        [2]章路.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