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第9期   作者:陈琼喜
[导读] 小学美术教学与其他考试型科目相比,具有培养小学生审美意识、提高思维能力、促进人格发展的特点及优势,美术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陈琼喜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北惯镇中心小学,广东   阳江   529932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与其他考试型科目相比,具有培养小学生审美意识、提高思维能力、促进人格发展的特点及优势,美术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因此对美术的认知局限性较大。所以在提高小学生美术审美素养方面,教师应从多维度进行考量,促进该年龄段学生对美术的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发挥其想象力,真正建立学生与美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在课堂教育方面,也应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途径,推动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美术;小学美术;美术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下,现代教育更加重视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提升,学校及家长逐渐加深对美学教育的重视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及动手能力的发展逐渐成为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杆尺度。在此背景下,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与日俱增。美术本身就具备无限的创造可能和充沛的情感功能,是人们美学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鉴于美术的作用及对审美能力的提升,我国在小学教育阶段设立了美术课程,其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在提升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小学生的创造力及思考力,培养其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并且学会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完善自我。
一、小学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意义及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富足的生活使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等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逐渐加大。美术作为一种艺术的承载,其体现了艺术、文明、文化的集成。对于儿童而言,美术能够给予他们丰富的视觉感受,因此,小学生美术素养培养是提升个人审美能力,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另外,小学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课程对儿童智力开发、个性培养、品位提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其效果是数学、语文、体育等课程所无法替代的。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一)构成有效的核心素养评价机制
        在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成长,让所有学生能有一定的进步,除了要不停地去进行相关的创新与研究,还需要有基础的教学评价系统,这是尤为重要的。在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核心素养为主,将其看作评价的主要目的,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找出美术学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高效地引导学生在学习美术学科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所忽视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不断地思考,有利于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基于此,教学评价体系的设立,有利于更好地、高效地完善评价原则与规定,从而有利于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推动学生在学习美术学科的过程之中,积极地进行实践与创造,有利于最大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现阶段的教学思想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尽量避免采用传统的生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鉴,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启发以及促进,同时推动学生积累相应的美术知识。最大化地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欣赏能力,充分、高效地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实效性与品质,提升学生对美术学科学习的兴趣,保障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始终保持着浓烈的兴趣与好奇感。因而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参与各类的美术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进行引入,引导学生讲述平常生活学习中所见到的事物以及人物,开展一系列的绘画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将自己所遇到的或者自己很喜欢的事物或者人物画出来,并讲解与阐述自己所创作的画作。教师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创新,让学生对画作的内部以及外部进行想,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策略探究
        美术作为素质性学科,能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修养。在小学阶段,美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且主要具备两方面因素。首先,鉴于小学学龄阶段的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必须具备多样化的特性。其次,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好动且求知欲高等特点,因此,现代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动手实践与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间的内在联系需要不断强化提升。鉴于以上两点特性,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应选择更能适应小学美术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方案及手段。首先,创新思维扩展与开发创新力与想象力的发展都是以现实景象为基础,提升小学生现实美术基础的认知,可促进小学生美术思维的扩展。美术课堂针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设置相关引导内容,帮助小学生领略到美术的魅力,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堂绘画作业。要倡导艺术无止境的原则以及美术标准因人而异的核心思想,挖掘每位学生独特的美术创造力。其次,强化课堂作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与小学生间有微妙的关系,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既是教育的师长,也扮演着“家长”的角色。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改进、优化其自身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适应教育的不断变革,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地改变、完善其教学模式,举办各种各样的交流、合作活动。同时还应该充分挖掘、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意义,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教学的品质以及效率,最大化地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欣赏能力,充分、高效地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实效性与品质。所以,为了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所有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学习,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开展相关的创新与研究,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敏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浅
谈[J].才智,2019(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