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整合·创生——让美育教学走向生活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第9期   作者:王玲梅
[导读] 近日,一场“让审美面向更广阔的生活”的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国内外美学领域的40余位专家参与研讨。
        王玲梅
        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266000
        近日,一场“让审美面向更广阔的生活”的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国内外美学领域的40余位专家参与研讨。针对“生活美学如何走向生活”,各路专家建言献策。高建平研究员认为:“生活美学”的资源应来自美的生活,尤其是中国古代人提倡和践行的生活。他列举了礼乐制度、文人雅兴及风流人格等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朱立元教授指出“美育是美学走向生活实践的重要一环”,并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指出,在中小学教育中美育还没有真正被落到实处,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方式片面化、价值取向歪曲等诸多问题。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美育的不断重视,美育实践的实际情况一定会慢慢好转,使美学变得切实可行、充满生气。(《让审美面向更广阔的生活——“生活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任继泽、叶晓琳)
        作为高中一线美术教师,美育教学的实际授课者看到这样的报道,倍感鼓舞又颇有压力。一方面“生活美学”美育课程确实有待系统开发;一方面“生活美学”内容万象,实在不是哪一个学科可“独揽”。但不可“独揽”不意味着就此止步。
        (一)开掘——立足学科本位,结合学校实际。
        作为美术老师,如何立足学科本位选择入手课题?学校古琴馆走出的“抚琴少年”给了我很好的灵感——从“古琴”入手。
        古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中国传统“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古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义。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随着时空的移转,“琴道”与“琴德”依旧是弹琴的人必须放在心中作为自我要求的标准。中国古代文人一直用“士无故不撤琴瑟”的“文化修习”来践行自己的“生活美学”。
        虽然现在的高中生对“古琴”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没见过“古琴”,对欣赏“古琴”有一定的难度。但2015年底,青岛实验高中的《人文大讲堂》开设了一场关于“古琴”知识普及的讲座。没想到,一场讲座引来粉丝无数。顺应学生需求,抓住有效教育时机,学校在校内建设了全国为数不多的集展示、研究、学习为一体的“古琴馆”,馆中陈列着目前国内普遍认同的75制式“历史古琴”,6制式“自创古琴”。开设“古琴”课程,教授简单的“古琴”演奏技艺。所以,“古琴”对于青岛实验高中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但是要立足美术学科本位,从头追“源”问“祖”、寻“器”问“道”,进而上升到新时代“生活美学”推广还是需要一番精心设计。
        (二)整合——借助“跨领域美感课程”指导,探究有效表达方式。
        “古琴”是承载着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知识的综合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果硬性划分各学科领域知识,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的碎片化、凌乱化。“古琴”美感无从谈起。所以在规划课程时,大胆借鉴台湾艺术教育学者赵惠玲的观点——“跨领域美感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深掘“古琴”在不同领域学科的美感共通性,尝试用“美术”领域中传统文化课程“文化修习”的柔和润滑推出“生活美学”体验,融鉴赏与表现为一体,进而指导学生进行人文性的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将以“欣赏审美”、“品味分享”为焦点的审美体验与以“感受力”、“创造力”为重点的创作表现与相结合,进行文化理解,促成学习内涵的加乘效果。
        (三)创生——《广陵绝响——竹林七贤之嵇康》教学设计解析








课堂效果分析:
        德国哲学家席勒认为:人唯有透过美感教育才能使得人类的感性、理性与精神性动力获得整体和谐的开展,以造就完美人格,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我国美育学家蔡元培认为,美感教育是品味美感或习性陶冶,能借美感教育成其道德。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育教学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但是美育不能“形而上”地存在我们一线课堂中,不能“高而远”地距学生生活千里之外!美育如何走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这是美术学科义不容辞的担当!
        虽然现在的高中生离着古琴有距离,虽然古琴是承载着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的综合艺术形式。但是只要用心做好顶层课程设计,立足学科本位,把握好“器”、“道”的巧妙融合,学生们还是很愿意接受的。这从学生的课后感受可以能体会到。看到学生们这样真挚的表达,对教师是莫得鼓励,进一步坚定了我高质量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信心与决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