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甜
东莞市高埗镇中心小学523270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研究角度对学困生的定义、类型、心理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学困生多有学习怠惰、习得性无助、学习焦虑、人格适应不良等等心理特点,任课老师的对他们的动机激发、进行积极归因训练、创设成功体验情景、维持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爱心关怀、家校合作以及对学生的鼓励、理解、尊重和信任,都是有效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转化策略
一、学困生的定义
本文所研究指的学困生是指智力虽无明显缺陷,但非智力因素水平较低(主要是心理因素影响)而导致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
二、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习心理问题,诸如学习怠惰、习得性无能、学习焦虑等;二是人格适应不良,包括行为障碍、性格障碍以及青春期问题等。
三、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激发学习动机,克服怠惰
缺乏学习动力是学困生的共性,要想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克服怠惰,树立学习自信心。
1.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和科学使用奖励”与“惩罚营造适度的竞争气氛”这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针对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这点上,我们需要注意的是:①多表扬但不要过度,少批评但不能没有。②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表扬其他方面的特长(如体育、音乐)来带动其学习积极性。③要考虑学生受表扬与受批评的历史。④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⑤表扬和批评的重点放在是否努力上,而不要放在学生的能力高低上。
2.学困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要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一大关键就是设置挑战性目标。有挑战性目标的要求是,要具体、清晰、中等难度,并且应让学生参与目标设置。此外,教师还应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并为学生提供成功机会。教师还应促进学生动机转移,包括不同学科间的动机迁移,以及学习与其他活动之间的动机迁移。
(一)获得成功体验,树立自信
学困生厌学的首要心理成因是缺乏成功体验。学习上的成功会使人增强自信心,不断地成功会使人建立稳定的良好的自我概念。成功的体验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有效地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了解学生原有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恰当要求,为他们确立一些恰当的短期目标,并给学困生提供具体的帮助,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寻找他们自身的“闪光点”,让他们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从中找出自己的局部优势和“闪光点”,从而树立信心,培养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体验智慧的力量,最终走出学习困难的境地。
(三)进行归因训练,积极归因
一般而言,学生对学业的归因有两种模式。一是积极的归因模式和消极的归因模式。我们要对学困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一是面对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应分别进行不同的归因。将学习失败更多的归因于努力不够和方法不当等内部原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为取得好成绩而更加努力,使他们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摆脱无助感,并为取得好的成绩而加倍努力。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困生进行现实归因,找出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根源,并尽量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
总之,无论成功或是失败,教师应该引导学困生作努力归因、现实归因,即使成功也应归因为自己努力和现实归因。
(四)维持自我价值,克服厌学情绪
学困生厌学情绪形成的主要心理因素,就是维持自我价值感。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建立和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或自我价值感的倾向,称之为自我价值的动力。学生维持自我价值感的主要方式是保护自己的学业胜任能力感。为维持学业胜任能力感,学生会形成一些应对策略,如拖延、找借口、逃学等。
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进学校时都奔着想要成为好学生、奔着维持自我价值形象的愿望去的。有一个经常逃课到网吧玩的男生,他父母为他头痛多年,电脑砸烂过,网线也剪断过。后来,这男生有一天突然失踪了,家人一个月都联系不上他。终于,经过长久的搜索,在一个网吧里,脸如土色的父亲找到了儿子,已经没有力气骂儿子,只是虚弱地跟儿子说:“我们走吧。”令人意外的是,奇迹就在这时候出现了。这个孩子是这样描述他的心态的:“其实我在网吧里一早就想走了,但不知为什么脚就在我身上,我却没力量走了。看到父亲来,我一下子很轻松,终于能走出网吧了。”之后,他没再碰游戏。
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想做更好的自己的愿望。有些学生哪怕看上去很吊儿郎当,但我们要有信念,要相信他们有变得更好的机会。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的自我价值来源多样化,不仅用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哪怕是学生考最后一名,也要让他知道自己在学校里除成绩外,有其他价值。不要让学生因为一门课没考好就造成整个自我价值坍塌。
(五)家校一齐关怀,适时教育
学困生不仅仅是学业上的“困难”,心理上往往也“困难”。因为性格、品行、成绩、纪律等各方面都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长期处于被遗忘或被责骂的地位,其心理也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他们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爱心关怀和悉心呵护。因此,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合作,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要主动献上爱心,真正做到关心、尊重孩子!正谓“情感交流和心理相融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和基础”。
四、结语
从教以来,接触过的学困生数不胜数,对他们的转化工作,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迷茫。这么多年来,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应放弃希望,决心有多大,成功的几率就有多高。只要你我真心付出,再加上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帮助,燃一盏心灯,照亮学困生心里的每一个黑暗的角落,相信学困生也能做到向花儿一样盛开!
参考文献:
〔1〕吴增强 著 《学习心理辅导》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
〔2〕巫菊香 《让每朵花儿都盛开》杏林沙龙 2013-02
〔3〕王春梅,辛宏伟《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策略》 教育探索 2003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