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马山传统民族文化“四宝”的积极性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第9期   作者:张斌
[导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优质内容的结晶,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性文化元素。
        张斌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 广西  南宁530615
        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优质内容的结晶,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性文化元素。身为马山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将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四宝”融入校园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四宝”的积极性,发扬和传承马山县的传统民族文化。
        关键词: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四宝
        校园作为传统文化渗透的最佳的地方,其渗透过程更应注重对于传统文化创新型融合与教学。尤其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群体,更应该用优质传统文化引领教学。
        一、融合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及现状
        当下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外来外化涌入学生群体。尤其是教育阶段,教学模式长时间停留在应试教育的体系之中,没有对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渗透。同时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弱,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从而接触并学习外来文化中的劣质内容,最后导致价值观得异化,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学生因素外,教育对于传统文化教学不够重视也是造成当下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不佳的重要原因。在应试的压力之下,很多学校只注重重要学科的分数,更不用奢望它们能够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学。这种过分重视应试能力教学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教学过程,最终只会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现阶段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偏差现象已经较为严重,如一些劣质电视剧、电影、小说、游戏盛行,其中充斥着外来文化的劣质内容以及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学生们被这些错误内容所引导,会先入为主认为这些内容是正确的,影响了文化的良性辐射与传播,也使学生在及学习中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的策略
        (一)形成教师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
        “教不严,师之惰”,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懒惰”引起的,这个“懒惰”不是说教师在教学工作本身的懒惰,而是说教师对于传统文化认知上的懒惰,很多教师本身对于传统文化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独立的认知,又何谈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对于马山县传统文化的认知缺陷除了重要程度上的偏差,还体现在形式认知上的偏差。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形式不仅仅是教材文本中的诗词、文言文以及近现代文学作品,其展现形式丰富多彩,如戏曲、音乐、美术、文物、民间习俗、技能技术等等。如果教师将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教学局限于教材文本上的诗词歌赋,很难真正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也会产生对于传统文化内容传播的断章取义现象。所以想要发挥传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就要积极转变教师群体的传统文化认知,不断通过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的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人文品格,发挥传统文化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形成传统文化与教学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
        教学终究是教与学的过程,所以解决教师认知问题只是一方面,想要真正激发学生对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还要让学生明确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消除学生群体对于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偏差,从而形成良好的传统民族文化教学氛围。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应不断的进行传统免租文化“四宝”的渗透。让学生多接触跟“四宝”有关的内容,并让学生深刻感受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壮族打扁担舞已经壮族传扬舞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能够实现这个过程的方式有很多,如在教育中开设专门的传统民族文化教学课程,并与马山县壮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性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能不断提升对于传统民族文化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素养,使学习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这样一个传统民族文化与教学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能够发挥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做到学生学习成果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共同提升。
        (三)转变教学方式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是在漫长岁月中积淀的精神与物质精华,其包罗万象的丰富内容必定可以给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供更多探索空间。同时想要发挥传统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正向作用也必须基于传统文化视角大胆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如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壮族民族音乐鉴赏、壮族历史故事品读、壮族建筑参观等,让学生不仅会唱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打扁担舞、传扬舞,还要深入传统民族文化背后的壮族少数民族的诞生历史情境以及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内容的领会程度,将传统民族文化教学的教学效果最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的运用创客教育思维,在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微课导学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对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的整体认知,并学会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的继承与发扬,从而不断发挥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积极促进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四)家校联手共同渗透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多壮族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已经逐渐向汉族靠近,壮族民族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一点点的消失。传统和发扬马山县传统民族文化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马山县人民的努力。在社区或家庭中,应该把马山县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扬起来。比如,家长带领学生一起传唱马山县壮族特色的民族,全家人一起进行三声部的民歌合唱表演。或者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会鼓的、打扁担舞或者传扬舞的练习。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表演活动,将马山县的传统民族文化“四宝”不断发扬。
        三、结束语
        在教育中有效的渗透中华传统民族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中做出正确选择。同时传统文化的融合渗透能够对学科知识教育起到良好的方向性引领,保证学生学习技能和素养的同步提升,推动教育的发展。马山县是具有壮族民族特色的地方,所以,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让马山县的传统民族文化“四宝”走进校园,不断被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余海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45(83):117-118.
        [2]浦文雯.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下),2019(72):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