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习检测”的小学语文精准教学——以《鸟的天堂》为例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教学与研究   作者:王莹
[导读] 精准教学要求以精准教学目标为前提,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准制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展开精准教学过程,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后进行精准评价。
        王莹
        浙江省温岭市锦园小学   
        摘要:精准教学要求以精准教学目标为前提,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准制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展开精准教学过程,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后进行精准评价。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常规环节,而“预习检测“这种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精准教学。
关键词:预习检测  精准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常规环节,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都忽略了学生在预习时已经掌握的内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经过探索,笔者发现“预习检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有助于我们实施精准教学。下面以《鸟的天堂》为例,谈谈如何基于“预习检测”实现语文精准教学。
一、预习检测 数据分析 精准调研学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单的设计和数据反馈成了很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预习检测问卷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字词过关、课文大意、理解感悟。        为了进一步把握学情,精准地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了网络学习平台发布预习检测,学生完成后,教师通过批阅,系统自动生成数据。从数据可以看出,最容易被学生混淆的是“不可计数”的读音。第二题关于课文信息的提取,“看到的情景”一栏大约有70%的学生仅仅写了“榕树”、“鸟儿”比较单一的答案。第三题关于加引号的“鸟的天堂”的理解约95%的同学都能表述到位,而第二个没有加引号的理解有将近一半同学写得不够完整。
这些数据能清晰地反映出相同错题的学生人数,以及错误的规律,学习平台的数据反馈好比是原材料,深度分析则是原材料的加工厂。学生预习检测的统计结果,可以让老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学情,错题率可以帮助老师预设教学的重难点,了解哪些内容需要在课堂上再次讲解,达到精准备课的目的。
二、研究教材 基于学情  制定精准目标
精准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学情。按照常规的教学思路来说,《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词组成的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大榕树的茂盛,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热闹景象,明白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原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结合预习检测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课后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反而对于几个多音字,容易混淆。作者前后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的特点大部分已经掌握,但是在表述的时候还不够到位,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鸟的天堂”之所以是鸟的天堂的原因,学生基本能体会,而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此,将教学目标需要进行了这样的调整:1. 能正确认读“主干、兴奋、不可计数”等含有多音字的词语。2.通过回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的学习成果,产生再次学习的兴趣。3.采用比较阅读,发现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的不同特点,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4.学习动静变化的写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静态描写,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动态描写。


三、围绕目标 结合学情 展开精准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完成之后及时观察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来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以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围绕《鸟的天堂》,笔者在课堂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片段导入  复习回顾
   复习导入环节包括两部分内容的回顾,一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二是基于预习检测所反映出来的还需要强调的知识点。从预习检测的数据分析来看,对于生字,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我们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思路,直接让学生认读错误率较高的词语,如“主干、兴奋、不可计数
”等,让掌握率达到100%。关于课文的理解感悟,笔者发现有两题需要在课堂上再次落实。关于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可以尝试通过先指名回答然后板书的方式,梳理出“茂盛的榕树”、“热闹的鸟儿”,在板书的辅助下,让学生明白怎么样才是更精准的概括。而针对“鸟的天堂没加引号指什么”这一题,则通过选取预习检测中各种比较典型的答案进行展示,让在对比中发现更完整精确的表达。
(二)学习5-8自然段,体会“静态描写”
     通过之前的预习,学生对“榕树茂盛”这一特点已经体会得比较深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从直接关注写法入手,让学生先去发现作者描写“榕树的茂盛”是属于静态描写,然后让学生默读相关段落,思考作者是怎么展开静态描写,画出相关句子,写写批注。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可以一边板书一边小结:作者在静态描写的时候是按照一定顺序的,并且抓住了事物的某些部位让静态描写更加具体。最后,师生在舒缓的音乐中通过合作朗读的方式再次感受榕树的静态美。
   (三)学习第10-13自然段,体会动态描写   
在课前预习中,学生们已经体会到鸟儿的特点是热闹,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让学生发现这一部分是动态描写,并让学生找出相关段落并默读思考:作者是怎么展开动态描写,写出热闹的?在相关的句子旁写一写批注。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发言还是和以前相差无几,和“动态描写”有一定的距离。教师相机点拨,针对描写鸟儿数量多、种类多、姿态多的句子,采用长短句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采用短句的形式更能体现动态美。在学生谈到画眉鸟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写出动态美。最后,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中通过朗读再次感受这种动态美,并进一步体会动静结合这一描写方式的好处。
(四)领悟表达方法,模仿迁移
本单元的课文和习作是是围绕写景展开的,在总结了《鸟的天堂》一课的写法后,我们可以安排小练笔,让学生尝试运用这种表达方法。课堂上,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了《蝴蝶谷》的视频,要求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关注哪些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观看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如果让你介绍蝴蝶谷的风景和蝴蝶,你觉得哪个主要是静态描写?写景物的时候你打算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蝴蝶的时候可以采用本节课学过的什么方法?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层练笔,自由选择蝴蝶谷的环境描写或者蝴蝶活动的描写,能干的可以选择完成两部分。
在学生完成练笔后的交流环节,教师出示评价标准:一颗星:有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两颗星:静态描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动态描写做到了点面结合。三颗星:语言优美,静态描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动态描写做到了点面结合。这样的评价标准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量身定制的,能够让学生在互评的时候更好地把握方向,并且更加精准。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将两段练笔补充完整,并结合评价标准开展同桌互评,进行修改。
课后,笔者对基于“预习检测”的语文精准的优势进行了反思。精准教学要求以精准教学目标为前提,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准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是设计教学环节、开展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是否有效的依据。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学前检测全面掌握了学情,量身打造了全新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此展开教学,对于原本要在两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取舍,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将原本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一课时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这种基于“预习检测”的语文阅读精准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在其它课文的教学中应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