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培养探析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学对策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教学与研究   作者:柯天上
[导读] 数学学科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柯天上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龙西小学
        摘要:数学学科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时无法真正领悟数学的美,以有效的方法学习数学,数学学习效率较差。为有效解决教学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就应当把教学关注点由分值教学转移到核心素养上。以促学生素养发展,引导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走入趣味数学世界,在核心素养培养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高年段 教学对策
有人说数学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实际上它是符号、数字组成的魅力世界;有人说数学学习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实际上它是知识积累、方法掌握、有效运动的过程。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数学世界,化枯燥为有趣、化单一为多元,教师就必须将教学落脚点放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上。引导学生在数学素养的加成下感受数学学习的无限魅力与无限趣味,这样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才能够顺利开展。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所具备的能够适应未来个体发展需要、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和品质。将其具体到数学课堂中,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综合性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品质、情感等,具体为以下四个内容:
即,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探析具体的教学对策,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学对策
1、情境创设、联系生活、动态展现,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能力、
        数学课堂上的许多知识都相对抽象、不够具体,处于抽象层面。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在脑海中建立对应的数学学习库,信息输入不到位。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发展更趋于受直观思维影响,在教学时很难系统的分析抽象思维。因此教师要适当的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巧妙联系生活,将数学知识“直观”、“动态化”,这样学生能够实现从直观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深层次学习,对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能力有着培养作用[1]。
         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很多学生不能够直接的从脑子里架构出物体的三视图,观察的有效性不高。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有效的掌握这一知识,实现抽象到直观,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同时由直接观看,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情境创设以及实物情景创设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多媒体可以利用三维空间动态为学生旋转展示不同的事物图形,而事物情景则可以通过直接拿生活中的各种实物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这丰富了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实现了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
2、有效练习、开展活动、游戏教学,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教师要注意开展有效的数学练习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实现数学技能的进一
步发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学、多练才能多掌握。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数学练习。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要每天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数学运算练习活动。这里所说的运算包括课前的三分钟口算或速算,以及作业中的列式计算活动等。这样的数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保证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学生后续的深层次数学学习打下基础。为了提高运算练习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游戏、竞赛等,如在小组间进行计时运算比赛活动,为运算练习渡上趣味色彩。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够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2];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加强应用题训练,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到做题、解题中。在应用题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选择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如一题多解类型的应用题、如数形结合的应用题。目的是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散发展,同时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如就题目:A、B两城之间的铁路长357公里,一列快车从A城开出,同时一列慢车从B城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9公里,慢车平均每小时比快车少行驶多少公里?
该题目有不同的解法,是经典的一题多解例题。有的学生列式“[357-79×3]÷3”进行求解;有的学生通过列式“357÷3-79”求解;还有的学生通过设方程慢车每小时行驶x公里,进行列式“79×3+3x=357”进行求解,都能够达到一样的结果,但恰恰是学生不同思维的具体体现。
3、设计实验、实践教学、深化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分析能力
           数学学习并不是一个枯燥的数学学习过程,也不是一个单一的只是输入的被动接受过程。实际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实践并且吸收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接受知识学习的过程[3]。这样学生的数学知识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有效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数学建模、数据分析、数学应用等综合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注意适当的“权力下放”,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实现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剪切、平移、旋转等方法有效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题型的面积公式,让学生能学会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这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可以从具象思维的角度开展这一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为学生们动态展现数学知识,弱化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人一个的平行四边形制片,创设实践情景,让学生们探析如何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切拼成一个成方形。学生们在动手活动中很快理解找到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也就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底乘高。在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记忆知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
4、精心提问、衔接教学、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推理、数学思维能力
        俗话说“学贵有疑”。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把握数学学习这一特点,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提问来牵引学生的思维发展,促使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整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数学运算、数学推理能力的综合提升[4]。
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重点,第一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第二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这样问题才会发挥本身的作用,协助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
        如在学习“数对”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掌握数对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方格图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即“数对(3,2)以及数对(2,3)所表示的是否是同一个点?”学生们很快会结合自己刚刚学习的知识就教师所提出的这一问题深层次思考,教师可基于原有问题要求学生解释原因。学生很快能够深层次理解数对的有关概念,数学素养也在提问与思考中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当然,教师在学生完成有效的提问活动后也要注意对学生及时鼓励、及时认
可。要让学生体会到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成功快乐,这样才能够将鼓励化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原动力,促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实现素养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改变数学教学的关注点,转移到核心素养培养。只有这样才够有效解决学生数学学习的各种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以此作为数学世界的“敲门砖”,带领学生走入奇妙而又魅力无限的数学世界。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J].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9(01):92-93.
[2]侯正海.核心素养立意的小学数学教学[J].小写数学教师,2017(12):51-55.
[3]云志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内蒙古教育:B,2017(11):98-99.
[4]吴平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6):241-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