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2期   作者:姚明松
[导读]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地理基础知识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姚明松
        湖北省广水市职教中心(原广水市四中) 432731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地理基础知识教学,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立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还包括地理区域认知素养和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新课改对核心素养的解读是,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国情国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只关注地理知识教学的教学理念,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态度教育,这对部分教师来说无疑是新的挑战。为此,文章从教学的角度,特意指出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二 深度教学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关系
深度教学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触及学科本质和知识内核的教学,更加关注知识教学呈现出的发展价值,重视知识的内在结构,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突破课堂教学表层化、功利化的倾向,将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最终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个方面。地理学科的深度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成因、现象的理解和探究,以及引导学生找出知识内在的关联性,挖掘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并在师生互动与实践过程中形成学科能力,生成地理情感,掌握对生活有用、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地理学科的深度教学,必然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 高中地理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教师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只对学生讲解相关的地理知识,很容易使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产生厌倦,逐渐失去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地理课程相互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知识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方法,还能够让学生逐渐拓展自己的思维,进而对地理知识进行更好的运用。地理课程中包含着很多理念,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保护环境的理念。教师在讲解这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逐渐引入核心素养,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对课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地理课程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 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教学实施策略
(一) 立足基础知识,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现象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并对各地理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全面吸收地理知识。教师首先应立足于基础知识教学,对教材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分析,并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和概括,然后立足于主干知识,将其与相关地理知识加以衔接,帮助学生构建严密的地理知识框架。例如,教学“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基础知识时,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教师需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借助五大地理要素将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引出来,然后结合华北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荒漠地区的气候特征和耕作方式进行详细解释。这样,学生就既能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形成深刻认识,又能对地理知识形成系统认识,进而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二) 关注现实生活,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对于学生来说,地理也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其实,地理教与学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对区域地理知识进行构建重组,让学生带着地理眼光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很容易提高课堂生成效率,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但是,结合实际来看,在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都习惯根据教材安排聚焦区域地理或某一个主题,很少会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有效开展教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认知素养和实践力培养。要想改变高中地理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发展,教师要改变封闭、狭隘的教学观念,关注现实生活,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将地理知识与人类生活环境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思维向开放的空间延伸,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实践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如在学习“常见天气系统”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讲述寒潮、冷空气、霜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讲述天气灾害的危害。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台播出的城市天气预报录像片,让学生观看视频,以小组的形式简单分析天气图,探讨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原因和趋势,绘制天气预报知识小卡片,并从城市居民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这样可以普及天气预报知识,让学生了解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信息,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使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方面不断完善自己。
(三) 创设问题情境,开展综合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仅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能有所发现,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规划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因问题而生奇,因问题而生趣,从而诱发他们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进而提升思维能力,形成思维品质,达到深度教学的目标。在深度教学理念下,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还应具有科学性及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能力。新课改提出: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参与相应的地理实践,还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的课本知识。地理实践素养具体包含三点要求:其一,可以精确地描述某地的地理环境。其二,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判断力,进而在灾害来临时可以自我保护。其三,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对相应的地理现象进行解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地带领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丰富教学方式,奠定学生的地理知识根基,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磊.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185.
[2] 林碧.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微课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63.
[3] 杨云霞.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167-168.
[4] 杨光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5):104.
[5] 何俊康.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