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与现代陶艺创新的碰撞与结合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2期   作者:许绮珊 郝孝华
[导读] 历史文化的存在一方面是浅层地回答“我从哪里来”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比之这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我更为看重的是我们日常活动中“以史为鉴”。
        许绮珊  郝孝华
        广州工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850
        摘要:历史文化的存在一方面是浅层地回答“我从哪里来”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比之这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我更为看重的是我们日常活动中“以史为鉴”。此次,了解“洪秀全”历史文化,从中汲取与摈弃,不仅鉴于心,更要鉴于行。回顾从初次学习“洪秀全”历史文化至今,主要是他身后的太平天国运动。诚然,太平天国运动是洪秀全最轰动一生的事业,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绘有重要色彩的一笔。
         但同为孙中山先生笔下起自布衣的朱元璋[1],若从时间来看,洪秀全短短十三年的太平天国比之朱元璋身后百年明代史在这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下却稍显寡淡,当然,历史文化的意义并不完全取决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长短,太平天国的短暂都用在了巩固新生政权上,因此能够汲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较少。而我们了解历史,物件或许是最直观的表现。而在了解“洪秀全”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作为皇权象征的玉玺,用于市面流通的货币,太平天国统治阶级的服饰;同时,此次的设计选用陶艺的形式进行创新,将汲取到的元素融入到陶瓷艺术中,创造出具有深刻寓意的陶瓷作品。
关键词:洪秀全、玉玺、时代元素、陶艺、创新
基金项目:201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洪秀全”历史文化的陶艺创新设计编号:201913714005

一、基于“洪秀全”历史文化的陶艺创新设计前期
1.关于“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他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 一场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规模反清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却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一方面,抨击清朝统治的同时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也加速封建社会的土崩瓦解,大大阻止了中国殖民化进程,对我国“反帝反封”革命事业起到重要的积极影响。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在极短的的时间里走向失败的原因。诚然,太平天国运动最开始时无疑是令人瞩目万分期待的,可到了后期这场规模浩大的农民运动潜在的种种弊端便一一显现出来了。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后,决定再次建立都城,并改南京为天京,洪秀全常常多次称南京为“小天堂”,更是把“小天堂”作为奋斗的目标,从这便能窥探出领导阶层存在的享乐思想,这在还未获得决定性胜利前,是大忌,虽说经过几百年的消耗,清王朝早已腐败不堪,但清王朝即使再不济,终究是在马背上打下的江山,在太平军安于享乐不懂上进时重振旗鼓,清军的进攻使得太平军只得以守护天京作为主要任务,从最初的主动进攻变成后来的被动防御,到这里太平天国已然失了优势。
          作为后世者来回顾这段历史,不得不说这虽令人唏嘘,但往深处了解却也不会太过意外,从太平天国的领导阶级说起,洪秀全、杨文清等人都是在封建制度下长大的。单说洪秀全,并不是一开始就抱有推翻清朝统治思想,生于耕读世家的洪秀全亦是熟读四书五经怀揣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思想参加了科举考试,屡试不第,详读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后被其中宣扬的基督教义所感动,萌发了信奉上帝、追求人人平等的观念。但早被封建制度浸染的人民,封建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他没有真正的理解其含义,亦或说他所固有的从小便刻进骨子里的封建思想促使他不愿意去接受,这也就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出现"姑从凡间歪例",洪秀全本是要建立一个新朝代新国家,但在永安封王时连个合适的名称也找不到,封侯用“王爷”、公开宣扬封建道德中的三纲五常,更讽刺的是他所宣扬的人人平等一夫一妻制只用于百姓,而其后宫却有多达八十八位后妃,一切都照着封建制度的形式走下去。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却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这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缺乏创新。从丧失斗志贪图享乐、指挥失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严重的腐败等种种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走到了如今的状况。
对于洪秀全以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有着或褒或贬的评价争议,但我们这次的设计目的并不在论功过而旨在从历史人物事件中汲取具有特色的元素以创新,因此,我们只需鉴辨吸收,融于创新。
二、基于“洪秀全”历史文化的陶艺创新设计过程
1.关于“洪秀全”历史文化的陶艺创新设计理念
太平天国运动的短暂使得太平天国具有自身特色的元素较少。但作为一个称“王”的领袖,为巩固自身政治地位,诞生了能够代表皇权象征的器物,例如:玉玺、货币、服饰等。
相传太平天国玉玺共有三枚,分别是木玺、金玺、玉玺,此次设计选择现今收藏于国立历史博物馆的玉玺。玉玺的纽背刻云纹,纽侧刻双凤朝阳纹,玺文四周上作双凤朝阳纹,左右作龙纹,印台高2.7厘米,上下呈上小下大的四棱体,比起以往印象中其他朝代的玉玺也让我感到不同,太平天国玉玺是在药王庙的神座下发现的明朝传国玉玺,因为觉得这枚玉玺是天父天兄所赐,认定洪秀全天王陛下是真正的天子,更振奋了士气,于是命工匠将原有的玺文磨去,以宋体正书,镌刻阳文,共刻四十四字。[2]
于我而言,设计更倾向于生活,无外乎衣、食、住、行,而玉玺历朝历代都是国之重器,也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玉玺也是影响运动成败的工具。因此决定以其为主线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并融入到用以装饰人体,也具有表现社会地位、显示财富及身份意义的首饰上,从古代用玉玺来彰显天子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到当今社会,没有封建阶级高低之说,提倡人人平等,珠宝首饰除了作为装饰品,更是另一种彰显社会地位的工具,在这一点上二者具有共同的作用;个人喜好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比起昂贵的材料,越来越多人去追求与自己契合的首饰,而制作材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性,而之所以选择陶瓷作为主要制作材料,一方面,陶瓷与制作玉玺的玉石都能雕刻成物件,另一方面,比起其他琳琅满目的首饰制作材料,陶瓷不会过于绚烂而唯恐技艺不精导致失了高雅,却又不会过于小气而逊色于其它材料制成的珠宝首饰。
同时还有在封建制度下,作为饮食用的餐具也是具有深严的等级制度的,当今时代,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餐具不再是专贡。
2.关于“洪秀全”历史文化的陶艺创新设计制作方法
首饰包括吊牌、耳坠、手镯。
吊牌是在泥胚半干时切割成方形薄片,正面用小刀刻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半身头像,这是吊牌难度所在,因为所雕刻的头像非常小,四角刻“太”、“平”、“天”、“国”四字,背面是“太平天国保太平”七字。
耳坠需要的圆珠很难用手做出相同大小,经老师的建议,用石膏翻模等大的圆珠,以锥穿孔后烧制。
圆环手镯因形状原因,雕刻的时间是最长的,尝试了多种方式,往往在雕刻到一半就断裂了,后来将手镯一分为二进行电科,再在断面上打孔,烧制以后用铜丝衔接。
此次设计创作的碗与现下我们常用的碗相对有些不同,按照太平天国玉玺的形状做成上大下小的正四棱体,并且由于玉玺的高度使得其玺台呈两个高矮大小不同正四棱体叠加,起初打算利用一整块泥胚做成大致形状,

再利用刻刀、刮板等工具挖出碗的内部凹槽,但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情况,通过指导我们创作的老师才知道由于瓷泥的干湿程度不同以及后期作品需要进窑烧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因此,老师教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要在内部留收缩的空间,所以瓷碗的雏形通过一点点填补-减少-填补的方式,填补时不可压得过实,。雏形完成后在瓷碗上层面参照照太平天国玉玺雕刻双凤朝阳纹、龙纹、立水纹。
结语:
此次设计过程,我们不同与以往学习历史的只是为了解历史文化而探索,也不是简单完成一件作品而创作,我们把历史从长河中捕捉,赋予新的载体,它们在旅程中相辅相成,我们在过程中升华自我,这是历史于我的寓意,作品于我的底蕴,创新于我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太平天国战史》撰汉公序[J]
[2].唐浩明.《曾国藩》[J].2009版春风文艺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