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音乐课教学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2期   作者:窦 蕾
[导读] 我国新一轮的课改,已浩浩荡荡地展开,新课标为我们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建议和指导。
        窦 蕾
        河南省永城市第一初级中学 476600
        我国新一轮的课改,已浩浩荡荡地展开,新课标为我们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建议和指导。在新课改的机遇和挑战中,音乐教师急需从学校的小圈子里跳出来,从课堂的小天地中走出来,从陈旧、落伍的教育思想、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各自为阵、孤芳自赏、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困境中醒悟过来,从一味的重复自我、缺乏活力和动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根据课改的精神、课标的要求,结合学校和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地加强学习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要积极地关注和研究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在教学中不要重复自我,不要墨守成规。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具,以探索最佳的教学效果,体验不同教学设计带来的乐趣,寻求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作为教师该怎样起到这个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提前备课,精心设计教案
上课一定要提前备课,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认真细致地写好教案,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教案的设计要精,要充分体现教学的整体思路和教学的整体环节,体现学生的学习方法,体现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还要突出一个“中心”,也就是这节课的中心任务是解决什么,是歌唱、是双基、是舞蹈、是欣赏还是其他任务,不可能在一堂课中什么问题都设计了。教案是教学的一个蓝本,是指导教学的一个具体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应灵活运用,课堂中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教案,像一个钢琴演奏者“眼不离谱,琴不离手”。部分教师手中拿着教案,照着教案一字一音地念着自己的“精美”作品,难道这也算是在教学?这种方法,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备学生,因学生的不同,学生的实际课堂情况可以改变你的教案,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二度创作,即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活用教案。只有活用教案,学生才能学得好,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在课前要充分备课,课中要充分调课,课后要充分思课,只有这样,我们的教案设计才具有实效性。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把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满意的部分记录下来以便改进教学。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现在的学生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他们早已不满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形象性、再现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已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产生不了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渐渐会感到音乐课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声像,一片生机,给音乐课注入了充分的兴趣和活力,改变了过去教师生硬传授,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使抽象的音乐理论形象化、复杂的音乐知识简单化,从而让生硬的书本知识变为生动的教材,弥补过去音乐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缺陷,使枯燥的音乐教学富于趣味性。特别是现在班班通教育平台里,乐理知识的讲解也变成了动画的形式,很受学生的欢迎。


三、有感情的歌唱,感受美的熏陶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教唱一首歌之前,首先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等。如歌曲《母亲》、《谢谢老师》等。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导入,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但是音乐课要多体现音乐为主的特点,避免倾向于语文课式的过多文字表达。或者先唱歌曲,再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能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等等。
四、音乐欣赏课要创新,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优秀的民族音乐,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例如过去在欣赏《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时,乐曲的背景知识、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等的讲解与乐曲欣赏不能同步进行,破坏了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即使教师介绍一段、播放一段,介绍与欣赏同步,但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削弱其艺术魅力,这种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就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首先,简介乐曲内容,然后播放制作好的电脑课件或影音资料,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依次出现一幅幅淡淡的图画,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以及在草地上、溪水边快乐嬉戏的情景。这样,音乐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大大地激活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审美体验被推向高潮。培养学生在音乐课的聆听习惯,可以鼓励学生闭上眼睛,多去聆听音乐。提供自由、民主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见解与感受,问题的答案不设唯一或正确答案,引发学生发散思维和积极想象。在评价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求异创新和直觉猜测等。让孩子们爱上音乐欣赏课。
五、让流行音乐进课堂
让流行音乐进课堂,绝不是放弃教材内容,单纯地迁就学生,把音乐课简单地变成流行音乐的教唱和欣赏课。而是对入选教材的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和精心的挑选,挑选的标准应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尽可能完美统一”和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挖掘歌曲中的德育,把握歌曲中的美育,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只占适当的比例。流行音乐与教材音乐教育理念和手段虽然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在基本方法、基础训练、基本理论方面仍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在基础音乐教学中可有选择地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学习旋律流畅,积极向上的歌曲。比如歌曲《追梦赤子心》、《夜空中最亮的星》、《隐形的翅膀》、《我的未来不是梦》等,都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课本之外的歌曲。学会以后,在班里进行交流展示,人人都可以参与,都可以来当“小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量化管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优秀学生在课堂中起到带动作用。
课堂是一片心灵交流的园地,是知识甘泉流淌的园地,是学生训练思维,提高技能的实验田。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始终让孩子保有兴趣,循序渐进地完成预设的教案,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课堂自然真实,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永远充满生机,让自己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让每节课都能成为师生视觉和听觉的佳宴。
让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创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