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期   作者:孙国
[导读] 公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好坏与否更是关系到行车安全。

        摘要:公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好坏与否更是关系到行车安全。沥青路面防渗性、耐久性、坚实性以及热胀冷缩效果均比较理想,可有效防止公路路面因温度过低而发生开裂的情况。但是,与传统公路路面施工相比,沥青路面施工程序相对复杂,因此,应该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把握,提高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水平。本文对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层铺法与厂拌法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为提高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水平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公路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层铺法;路拌法
        引言
        沥青路面凭借其平整度高、灰尘少、经久耐用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工程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为了使沥青路面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
        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1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公路沥青路面日常运营中,由于工程本身存在质量缺陷,加上车辆荷载反复作用、暴雨等自然环境影响,沥青路面可能会出现裂缝、沉陷、坑槽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不仅影响沥青路面美观程度,还会加大养护维修成本,缩短工程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落实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发生,使其更好地满足车辆通行需要,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1.2增强沥青路面工程质量和效益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增强质量控制,按要求进行混合料拌和、摊铺和碾压施工。有利于确保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进而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使其更好地承受行车荷载,预防质量问题发生。同时还能降低养护维修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实现对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避免资金浪费,对提升沥青路面施工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2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
        2.1坑槽病害
        坑槽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路面经过长期的使用和磨损,在基层的位置或集料掉落后出现很多坑洞,坑洞的出现不仅影响路面的整体美观性,而且也会降低行车舒适度。按照不同的形成原因,沥青路面的坑槽种类也不同。一般水损坏形成的坑槽是由于水分渗入沥青混合料路面基层和面层之间的位置,在沥青路面使用过程中,下层产生间隙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是交通量较大地区的公路路面,经过长期的使用和磨损,沥青和集料会逐渐变松散,长时间后形成小坑槽。另一种坑槽的形成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不够造成的,在交通量大的路面容易出现沥青混合料逐步散落的情况,导致出现坑槽病害。
        2.2路面变形病害
        (1)沉陷问题。沉陷是指沥青路面的沉降,路面产生沉降现象,通常是由路基的塌陷和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此外,如果没有做好软土路基位置的科学处理工作,也会导致道路表面形成沉陷,尤其体现在高填方路基位置以及施工中碾压难度较大的位置。(2)车辙问题。造成车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公路荷载能力不足,沥青路面被长时间碾压导致的。此外,沥青混合料配比不合理也会造成车辙现象。
        2.3麻面病害
        麻面病害的产生对路面的影响较大,其不仅对路面的美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造成路面的松散现象。在路面出现麻面病害后,相应的路面就很容易出现积水现象,积水后将导致沥青集料脱落,进一步降低了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结力,从而使已经松散的路面破坏程度更加严重。因此,应对麻面病害进行有效处理,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麻面病害对道路造成的损坏。


        3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
        3.1路面摊铺技术
        在对公路沥青路面进行施工时,需要做好沥青路面的摊铺工作,而这就需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合理的调配,由于沥青混合料调配的技术性要求较高,因此必须要确保调配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人员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时,必须要采用专业化的技术设备,以此确保矿物混合料与粘稠沥青能够有效拌和在一起。最后,沥青混合料需要通过摊铺机来进行施工,确保其能够摊铺均匀,而这就需要施工人员要明确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厚度与宽度,并以搅拌机的实际产业为依据,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施工。在摊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摊铺机的施工速度进行实时的调整。通常而言,摊铺机在应用初期,其摊铺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2~6m,之所以要这样调整,是因为能够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预留足够的调整空间。
        3.2裂缝病害处治措施
        对裂缝宽度小于5mm的情况,首先应将缝隙清除干净,然后均匀喷洒少量沥青,再均匀铺撒2.5~5.5mm的粗砂或洁净干燥的石屑,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进行碾压处理。对裂缝宽度大于5mm的情况,应先清除已经松动的裂缝边缘,然后在缝隙中填入热拌沥青混合料,并对其进行捣实处理。如果缝内存在潮湿状况,应使用乳化沥青材料对其进行处理。
        3.3路面变形病害处治措施
        路面的变形一般分为车辙变形和下沉变形。对车辙变形来说,应先将车辙表面刨除,然后对其进行深度清洁,清除干净后喷洒黏层沥青,随后进行混合料铺筑。此时应注意,采用的材料应与原路面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相同。下沉变形一般是由局部下沉形成的,处理方法是使用混合填充料对其进行填充,在初凝后进行压实处理,应最少压实两遍。
        3.4路面碾压技术
        在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是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而且沥青路面碾压也是整个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人员来说,必须要掌握沥青路面的碾压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施工之中。具体而言,在对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进行碾压时,需要应用压路机来碾压沥青路面,以此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得到可靠保证。在碾压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压路机的运行速度进行实时、合理的调节,确保沥青混合料被碾压后能够达到设计标准,这也是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压路机在运行过程中,其碾压次数和碾压速度是存在一定关联的,而施工人员必须要掌握两者的内在关联,并以此来确定最佳的碾压参数。如果在碾压沥表路面时,压路机的运行速度较快,则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多次碾压,以确保沥青混合料被多次碾压后具有较高的密实度,使沥青路面的碾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在实际碾压路面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压路机的运行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有利于缩短作业时间,并使碾压效率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对某个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进行碾压时,如果采用的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其运行速度在每小时2~4km之间,则能够使碾压作业时间大幅缩短。
        3.5碾压质量控制对策
        沥青路面摊铺施工中要选择大吨位压路机。同时合理控制压路机运行速度,使沥青混合料碾压取得更好的效果。要保证碾压施工的密实度,提高压实质量。重视混合料综合质量控制,合理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采用分层摊铺和碾压的施工方式,实现对每层混合料压实度的控制。碾压速度控制在4.0km/h以内。按照从两边到中间的顺序碾压,以保证碾压效果,实现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的有效控制。
        结语
        沥青路面因其平整度高,行车噪音小,在公路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施工单位,应提高重视程度,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加强学习,确保他们掌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此外,施工人员需严格按要求施工,把握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增强质量控制意识,保证原材料质量合格,提升每道工序质量,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沥青路面施工压实度和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孟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J].交通世界,2018(28):134-135.
        [2]严军.公路沥青路面双层摊铺施工技术[J].华东公路,2019(4):76-77.
        [3]肖启艳,李国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研究综述[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