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出来。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建筑单位应与时俱进,积极地对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进行创新,加大工程施工管理的力度,引进先进工程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文章就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队伍在不断地被扩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品质保证是获得市场份额的最有效手段,而品质保证离不开良好的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促成良好的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因素又有很多,本文通过细致分析工程管理和具体施工中出现的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技术
在具体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是关键,施工技术也是直接关乎着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但实际在很多建筑承包商团队中,由于没有具备长远发展意识和长远规划,过分追求当下利益,没有关注市场新材料的产生和实际具体应用、没有主动“走出去”与同行之间进行有关新技术、新工艺的交流与学习、对施工人员没有进行新设备的教育培训和指导等建设性工作,因此大部分的技术人员专业施工技术依然处于滞后阶段,对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乃至后期整个工程质量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1.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
当前我国很多建筑单位采取的施工管理方式都是分包的形式,从实际的施工情况来看,分包的形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建筑企业的负担,但是这种施工方式却没有办法将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一来就显著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难度,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管理人员没有根据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就会导致工程施工无法顺利进行,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1.3监督机制
工程管理离不开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工程管理的参照物,监督机制是施工企业和建筑商的紧箍咒,是工程质量的保护伞。工程建筑中的监督通常分为政府监督和监理单位,但是当前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督标准,监理单位和政府监督机构常常出现政见不一的局面,而且监督人员和建筑人员也都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很多施工单位或建筑承包商对于监督人员只是表面应付,认为监督只是一个形象工程,进而促使工程管理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也影响了工程质量。
1.4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虽然农民工从事于建筑行业,但是通常情况下建筑上并未与农民工签订劳务合同,再加上大多数农民工只是由于农闲,才选择建筑行业作为临时性工作,待农忙时就回家务农,因此施工人员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还有针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也鲜少进行,进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在自我观念中也没有形成品质意识。
2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严格落实“三全管理”
建筑企业如果想要通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来帮助全面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这样才可以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效果真正发挥出来,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同时,建筑企业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立合理的施工建设目标,在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时应当全面贯彻“三全管理”理念,让“三全理念”可以被严格落实在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这里所说的“三全理念”主要是指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以及全企业管理。其中全过程管理主要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一般来说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分为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全过程管理工作就是要将这三个阶段进行整合和统一,从而让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这样一来,如果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材料不合理或者材料质量和预期质量不符等问题就可以及时与供应商联系,从而有效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全员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从建筑施工人员到所有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全面提升建筑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养成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的效率,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企业管理就是指在建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员工的能力以及等级来进行分层,之后再分层对其进行管理,并且每一阶层管理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应当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对于上层领导人员的管理应当侧重于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决策工作的管理,从而保证建筑企业的前进方向;对于中层人员的管理则应当侧重于业务管理;基层人员则应当保证其可以按照工程施工标准完成生产任务。
2.2树立质量控制理念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意识到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更好地规范相关人员的施工行为,从而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进度。为了更好提高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要注重管理方案的落实情况,而不是仅仅把规定停留在口头上。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和不合理的施工行为,更好地纠正相关行为,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另外,需要建立质量管理常态机制,将质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保障了施工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对于企业长期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应用到建筑项目当中,从而更好地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2.3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开展项目全过程管理,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加强对各种要素的管理。将建筑项目当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了材料、人员、技术以及施工设备都纳入到系统的管理当中,能够实时掌握工程建筑以及相关信息,各个部门能够及时掌握施工进度以及相关成本投入等问题。这样能够合理地调整施工进度以及安排相关生产要素,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问题,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将各个环节的成本维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信息平台的建立就是为了更好地在不同部门之间传递信息,让企业通过信息平台更好地掌握整个建筑项目的宏观状态,及时根据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保障建筑项目能够正常运转的同时,能够整体降低各种成本问题,保障实际造价维持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
结语
总之,建筑企业要想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就必须重视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监管,切实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当前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来对工程施工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实现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石艳宣,刘艺峰,艾泽华,王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11):124.
[2]孙晓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0,(10):132.
[3]樊云龙.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