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期   作者: 陈皓 卢凯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一种新型园林,是传统化园林和现代园林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满足现代化人们的鉴赏需求、环境质量需求等。伴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中的园林绿化工作的要求逐渐增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为了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就必须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养护技术以及管理水平,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净化空气、环境优美的作用。本文就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引言
        良好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对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还能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研究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提高重视。
        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1.1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是后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目前,在园林绿化施工建设前,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最大范围内保证园林施工顺利实施,每个环节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避免出现违规操作。首先,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园林绿化单位定期全面考核工作人员,并做好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做好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施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做好记录,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最后,针对机械施工和防火用电安全,落实安全保障制度,保证绿化施工安全。机械工和电工还应持证上岗,园林施工现场挂安全警示牌,避免出现明火。
        1.2园林绿化施工进度的管理
        综合各方面实际情况来对园林绿化施工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促使施工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各方面情况加以掌握,并且要对施工的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其次,需要针对园林绿化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预判,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尽可能的保证各项绿化施工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
        1.3整体工程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占地面积较大,施工作业点较为分散,而且各个施工项目涉及的专业也较多,因此也加大了施工管理的难度。为了保证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和各个区域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施工,并且保障项目的衔接性,就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在施工进度的确定下,应用分段施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围栏,而且在车流量较多的路口,也需要配置专门管理人员或交警协助疏导,避免发生交通堵塞情况。同时,在夜间作业时,也要设置施工指示灯,将其放在显眼的位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各种垃圾以及废料。另外,还需要相关人员正确掌握植被栽种时间,了解植被生长特性等,解决景观设计和土壤调节问题,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1.4植被、花卉成活率管理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中所运用到的植被和花卉均是有生命的活体,因此在种植花卉和植被时需要满足不同植被和花卉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条件,尽可能还原植被和花卉自然的生长条件,以此来提高植被和花卉的存活几率。因为花卉、植被等有生命的物体在种植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植被、花卉死亡,需要对植被、花卉进行二次采购,变相增加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本。园林绿化施工人员应当掌握植被、花卉的生存规律,在移栽结束后,第一时间对花卉、植被根部土壤进行压实、浇水,以此提高植被和花卉的存活率.
        1.5相关人员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人员较为复杂,整体建设队伍包括设计师、种植师、管理师、绿化养护师、整地师、施工者等人员,不同人员有不同的职务,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不管是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加工对相关人员的管理,高度重视选聘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并时刻关注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情况,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监督机制,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提升责任意识,减少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
        2.1浇水
        由于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需求,应结合植物的基本情况,在不同的季节做好合理的规划,满足植物阶段性的实际需要。在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应积极关注植物的耐涝性和耐旱性,逐步优化防旱、防涝措施。针对植物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浇水,保证植物生长中所需的水分充足。
        2.2土壤养护
        土壤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的重要构成,园林绿化植被的生长离不开合适的土壤湿度、营养成分等,施工人员应加强对园艺种植区土壤的考察力度,通过灌溉、施肥等途径优化土壤环境,满足园林绿植生长需求,提高园林绿植的成活率。后期也应结合园林绿植生长规律,科学开展松土、灌溉、施肥等土壤养护工作。
        2.3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化工程植物养护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需要对病虫害进行切实的防治,借助专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对园林绿植的正常生长加以保证。在园区内选择适当的位置安设“虫情测报灯”,从而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了解园区内的病虫害的时机情况,为后续的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运用化学防治技术针对药剂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能够实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养护工作人员也可以借助物理技术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秉承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来对潜在的病虫害进行治理,诸如:在植物上安设涂油黄板能够对蚜虫起到诱杀的作用。生物防治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农药的使用量,诸如:对于处在繁殖期的害虫可以运用昆虫激素针来进行防治。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各方面情况来选择运用恰当的额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升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2.4施肥
        肥料包括多种类型,如无机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肥料的选用要考虑其性质、作用和养分。施肥管控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使用基肥、追肥等。基肥,称之为底肥,能够给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养料,改善土壤肥力,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2.5排水技术
        土壤中的水分如果过多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引起植物的死亡,由于种类不同、生长年限不同,树木的防涝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养护人员需要根据树木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合理的排涝方法。明沟排水、暗沟排水和地表径流是经常采用的排涝方法。水对植物的生长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如果土壤中的水分处于饱和状态,那么过多的水就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这便需要做排水工作。地势低洼的地方容易形成积水,因此要着重加强对这些区域的排水处理。
        2.6除草与修剪
        除草、修剪、整形是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的重要内容。除草是园林绿植工程养护的基本内容,通过除草可有效增强植被根系透气性,提升植被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效率。修剪是园林绿植工程养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及时修剪植被枯枝、烂叶,让新的枝芽重新长出,同时通过修剪来清理害虫,以切断病虫害的蔓延。此外,为提升园林绿植工程的欣赏价值,还应适当开展整形工作,以提升绿色植被的外形美观,为市民带来更多的美感享受。
        结语
        总的来说,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和养护工作在城市建设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并且能够对空气起到净化的效果。所以要想推动城市稳步健康发展,需要切实的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落实园林绿化管理和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郭春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分析[J].中国地名,2020(2):57-58.
        [2]葛伟.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居舍,2020(4):121.
        [3]靳春燕.绿化工程园林园艺施工及养护技术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2019,9(12):283-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