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期   作者:韩辉
[导读]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形成的混凝土结构。
         摘要: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模式是构件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施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特征为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科学化,能够形成设计、生产、施工的整体产业链,实现混凝土结构节能、环保、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所有的构件在工厂生产出来,到现场进行拼装,保质保量,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因此,加强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优势;施工技术要点;问题;改进措施
1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优势
1.1缩短房屋建设工期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节省了许多中间环节,使房屋的建造如同造车一样,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有效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可以用木板边缘封闭起来,创建一个良好的外墙安装环境,和预制建筑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多个进程同时施工,如装饰和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装饰工程的耗费时间,以便缩短建筑的施工周期。
1.2绿色环保
         预制混凝土结构建设的主要建设原则,是在工厂的一个材料混合,并添加其他材料处理,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所需的建设,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实际建筑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防止原材料浪费的发生,从而减少原材料和剂量的成本。此外,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预制建筑混凝土结构可以将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废水、废气等有害物质的产生降到最低。预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一种绿色技术,顺应了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它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建筑施工的质量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绿色发展,满足了建筑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
1.3结构性能较好
         预制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和强大的连通性,使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并能提供足够的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从而有效地减少潜在的影响因素,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此外,通过保温材料与预制建筑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完美结合,建筑可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和保温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舒适建筑的需求。除了以上两点,一个是能够反映预制建筑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能好,预制采用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建筑以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主,因为公司软结构和施工方式,提高建设速度也使得施工大大提高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施工安全。
2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制墙板安装及节点施工操作要点
         装配式结构中施工预制楼板时,需要从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吊装预制墙板,然后定位墙板,即明确位置,以降低返工可能性,接着安装墙板斜撑,以便固定墙板,再接着精确调整墙板,对现浇节点钢筋进行绑扎,另外就是埋设线管和
电线盒,之后就到灌浆预制墙板的时间,灌浆完成后对PC板进行安装,然后浇筑墙体,最后施工绝热防水构造。
2.1.1灌浆操作技术要点
         现场生产是使用灌浆材料时必须遵守的要求。一般来说,在生产过程中会用到搅拌器。在正式搅拌前,将水泥等添加剂放入搅拌机,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5-40℃为灌浆的最佳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不利于后续施工,灌浆应避免阳光直射,施工应在15分钟内完成,按需拌匀即可。在注浆过程中,为了降低构件温度,使其湿润,需要将表面暴露于适量的水中,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当温度降至5℃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

当预制件墙板现浇部分需要模压时,该注浆施工了。施工现场采用套筒灌浆。一般情况下,在套管底部按预留注浆孔的顺序进行注浆。当注浆孔有注浆料流出时,即表示已被填满,然后用软木塞将孔塞住。另外,预制板在注浆后4小时内不能摇动,以免出现裂缝。
2.1.2PC板安装技术要点
         在安装PC板时,要先用临时固定架将其固定好,当PC板达到现场后,依照PC板相关要求,把它放置在堆放架上,之后必须将预留吊环系上才能进行吊装。需要注意的是在PC安装完成后,预制板和其之间崩有一丝缝隙,一定要达到整体拼接。在完成拼接后,就可以对PC板进行校正了,一旦完成校正,自然就可以浇筑混凝土了。
2.1.3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在正式浇筑混凝土前,需提前浇筑底部3-5cm碎石水泥砂浆,避免砂浆渗漏。砂浆浇筑完毕,就该浇筑混凝土了。分层浇筑墙体混凝土时,浇筑高度尽量控制在40厘米左右。浇筑时间间隔不能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否则会产生裂缝。浇注时使用振动器进行振动。在此过程中,应保证振子均匀,避免泄漏冲击。同时,准确把握振子时间。浇注过程中要防止与钢筋、预埋件、模板的碰撞。浇筑完毕后,对上部钢筋进行整理,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找平和封闭面应根据钢筋的标高来完成,以达到尽可能严格的控制。浇注墙高度应高于屋顶高度2-3厘米,然后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清理干净,以满足相关标准。
2.2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技术要点
         阳台预制件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将吊环安装在阳台预制件板的结构中,并采用吊装方式完成阳台预制件板的安装。在吊装期间,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吊装速度,避免阳台板在吊装过程中出现大的晃动。将阳台叠合板吊至安装位置上50cm时,施工人员可在此处调整阳台叠合板的位置,然后将阳台叠合板缓缓下落至放置区域。将阳台叠合板吊装到指定区域时,为保证阳台叠合板水平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可对阳台叠合板的位置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用紧固件进行固定。当预制层合阳台板固定后,即可开始浇注作业。当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5%时,施工人员可拆除支撑,保证预制叠层阳台板的安装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2.3窗体的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凭借螺栓或者吊耳将窗体提前预留的螺母连接起来,连接的过程中需要保持300mm距离的作业面。在实际连接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窗体的具体方向做出全面、适当的调整,保证窗体螺栓可以完全插入到墙板的连接孔中,这种连接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还可以将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3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较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1)异地建厂、土地消耗多;(2)PC构件需大型车辆运输,为城市带来的交通压力大;(3)现场大型PC吊装难度大;(4)节点构造复杂,现场拼缝、二次浇注施工难度大;(5)对工人技术要求高,但目前产业工人数量匮乏,施工安全难以保证;(6)建造成本随装配率增加而增大,企业缺少驱动力。我国目前对预制装配技术的研究还不成熟,在材料加工、结构设计及现场装配施工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现行规范对结构体系的高度和抗震级别有较高的限制。
4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目前建筑施工中比较新型的施工技术,要想建设高质量的建筑,就必须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全面掌握,并且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施工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做出积极的贡
献。
参考文献
[1]贾国行.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6):169.
[2]马永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01):249-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