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保障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生活的空间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这不仅要求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需要市政工程项目继续大型化与复杂化的转向。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一些施工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污染,工业原料拌制导致的粉尘污染等等,这些问题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政府与施工方在实践过程中更应当结合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积极优化管理结构与方式,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尽可能地降低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与生活坏境的破坏。
1强化市政工程土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市政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施工团队的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市政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因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复杂程度的提升,就需要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更为详细和针对性更强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从而提升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也需要在此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更好的服务于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提升。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现场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也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一种工作方法,尤其是在工作的国产中也可以将自身企业的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各项体系不断健全,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工程工作,使得企业获得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通过管理制度中责任制度的明确,在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责任的落实更加顺利,从而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与工作能力的提升。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材料问题
市政工程涉及到的子项目较多且往往工程周期较长,所使用到的材料数量种类繁杂,材料质量优劣直接决定着市政工程的总体质量。因此企业必须强化施工材料的重视,在具体施工期间在工程物料控制方面必须安排专人来完成,并加大监管。目前不少市政工程在施工材料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各个环节所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数量多、种类多,在质量抽查方面人员安排不足,导致抽查严格性不足,部分伪劣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并应用于工程之中,直接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在施工现场中,不少材料处于零散堆放状态,并未根据材料的特性以及保存特殊要求合理规划。一些材料出现受潮、锈蚀等情况,影响了材料的性能发挥。
2.1施工现场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市政工程的开展首先便需要在施工现场对全局进行合理的把控,即对工程的质量、工期、效率、成本等问题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政工程科学顺利地进行。然而,目前有一些市政工程施工方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并不能制定出清晰明了地现场管理机制,导致各项工作人员在义务上分工不明确,难以做好自己份内的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在施工现场中出现随意堆放的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这不仅导致了工作坏境的恶化和混乱,更会造成人员和资料的剩余浪费,以及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安全隐患。还有一些建筑公司投机取巧地寻找监管的漏洞,即使未备好应有的程序和文件,也会不考虑程序和规则开始施工,导致项目管理缺乏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不仅政府方面应加强监管的力度,施工企业更要学会自检,确保市政工程的每一个步骤圆满落实。
2.3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市政工程中有些小的工程和施工管理项目由内部市政管理人员进行组织施工,而一些大的施工项目往往需要招标完成,并且这类工程较多,使得市政管理人员无法开展全面的监督管理,如果采用雇佣监理公司来开展监管,又会存在一些舞弊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社会效益。
另外,分包后的市政工程也存在监管人员素质较低的现象,有些监理人员往往不具备相应的监督水平和资格。
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3.1加强材料管理
施工单位必须对材料的每个环节严格把关,从材料的市场前期勘察、采购、现场存放、使用等多个环节着手,通过整体性抽查联合关键材料清查的方式严把材料关卡。在施工现场针对材料的特殊性安排适合的位置及方式存放。在材料采购方面,应根据工程材料需求合理规划采购时间,避免施工现场材料堆放过于杂乱。安排专人负责材料管理,来保障材料在施工现场的规范性。树立责任意识,增强材料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与工作积极性。施工现场堆放的材料应合理标注,部分功能相同但型号不同的材料必须隔开摆放,避免拿取错误。根据工程进度及需求合理规划材料用度,最大化发挥材料价值,避免浪费。
3.2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时,施工企业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才能进行工程的建设。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的建设要求和现场的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在确定制度内容时,要对设备和物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并且制定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制度。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将权责落实到个人身上。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一旦出现了问题,就要及时找到负责人,责令负责人全面解决相关问题,并严厉惩处负责人。
3.3完善现场管理和监督管理体系
市政工程所涉及的部门和施工专业较多,因此应完善现场管理和监督管理体系,从施工规划、技术交底、施工组织、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监督、施工验收等内容出发,详细的划分各项目各专业的施工内容,协调好各专业的施工周期和施工部位,全面地提升现场施工管理的实际作用。同时,要开展对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抽检工作,做好各阶段的质量监督与检验,以此来确保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另外,要选择优秀的施工团队和监理团队,做好相应的施工部署和规划,减少施工漏洞和质量问题的发生,以此来促进整体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3.4保障施工现场安全
在施工环节进行时,无论施工的目的和任务如何,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施工安全始终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前者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后者保证了施工过程的正常运行。大型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漫长,施工的周期很长,并且施工过程复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质量,有效提高了商业经济水平,有必要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改善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及进度的保障。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问题频出,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因此,有关人员应正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程施工管理水平,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确保市政工程建设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马晓霞.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难点及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9):172.
[2]崔文轩.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04):328-330.
[3]江勇.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
[4]宋云凯,韩雪梅.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创新研究,2019(03):7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