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1期   作者:张俊伟
[导读] 经济的发展衍生了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
         摘要:经济的发展衍生了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世界建筑领域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愈发的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如何最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性能就成为了近几年人们关注的核心。在这一背景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应运而出,合理地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具备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建设项目,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钢筋混凝土建筑链接程序,长时间,管理者只有从材料制备相关链接进行控制,可以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施工操作不规范、材料质量不稳定等都会对结构施工造成影响。
2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质量因素
2.1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自身因素
         建筑施工项目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经常会出现很多关于施工质量的情况,这大多数都是由于钢筋混凝土自身所存在的因素引起的。
2.2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人员因素
         因为建筑项目的施工人员多数都是在外地务工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很多的专业性经验,对于施工的安全性不是特别重视,所以在实际的施工项目中就会经常出现一些违反规定的操作,这些操作对于施工项目有着很大的影响,施工的质量也因此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2.3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材料因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因素包括范围广泛的材料的质量,如钢铁、水泥和模板等材料,建筑材料的比率有非常严格的标准,没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平衡会影响建筑的质量,由于建筑材料没有达到标准,钢筋混凝土发生裂缝,混凝土的强度和凝聚力将受到影响,因为匹配问题,也可能出现泥化现象。
2.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技术因素
         如果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就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隐患。若施工人员提前拆除模板,就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容易出现混凝土缺棱角或局部坍塌的现象。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3.1模板施工技术
         制作模板前,必须精确计算模板的弯矩、剪力与挠度,确定好模板的尺寸及厚度。安装基础模板时,须掌握好模板的中心线位置及标高;在安装柱模板前,须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然后再安装模板,并在模板两个垂直方向加斜拉顶撑,最后校正柱的垂直度与柱顶对角线;在安装梁模板时,须注意进行起拱。若梁高超过75厘米,梁侧模板应加穿螺栓紧固。在安装楼面模板时,须掌控好支柱与龙骨的间距。若支柱长度在80~120厘米区间,则大龙骨间距应在60厘米~1.2米区间,小龙骨间距应在40~60厘米区间。拆除模板时,必须掌握正确的顺序:先拆除前期安装的模板,再拆除后期安装的模板;先拆除非承重部位的模板,再拆除承重部位的模板;先拆除侧向支撑模板,再拆除竖向支撑模板。拆除模板前必须确认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标准。
3.2钢筋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加固材料的连接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证连接的准确性。加固的焊接质量和加固材料的连接方式对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也有决定性的影响。施工的钢筋材料连接,接头的使用的建筑模式应该尽可能避免和钢筋的强度材料连接的每个职位应该主要是保证,以确保强度数据计算的准确性,以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综合结构钢筋尽可能。
         第一,焊接连接。作为一种较为常用的钢筋材料的连接方式,焊接的连接方式就是将两根钢筋材料折叠交叉并且连接在一起,采用这一方式连接两个钢筋时,应确保施工的技术流程以及具体的钢筋型号都是符合要求的。
         第二,绑扎搭接连接。

不同类型的材料其特性都是有所区别的,而将材料与力的传递科学结合,将土质和钢筋与其紧密结合在一起,力的传递是通过将钢筋的传递力与土质的粘合力相结合完成的,采用这一连接技术时,钢筋上的作用力与混凝土的粘合力实际上是不同相力,它们受力方向是相反的并会锚固,借助于混凝土材料就能够很好的传递钢筋结构的应力。
         第三,机械连接。机械连接可表现为轴向挤压、锥螺纹连接以及径向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钢筋与套筒通过咬合、螺纹楔合、挤压变形或是灌注高强度的胶凝材料进行胶合来实现这种连接的。径向连接就是在两根钢筋的端部套上钢套筒,由于钢套管受到了挤压钳的径向挤压,钢筋材料就会与此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相结合,钢套筒能够与其横肋部位产生咬合力,这就实现了机械连接。直径在18~50mm范围内的Ⅱ、Ⅲ、Ⅳ级的带肋钢筋都可以采用径向连接这一方式,通常情况下,也建议一、二级别项目抗震设防等级的现场施工作业采用径向连接这种方式。由于锥螺纹自身都是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耐拉性和密封性的,而锥螺纹连接就是在充分的利用这些良好性能的基础上,将钢筋连接端加工成锥螺纹,钢筋在符合要求的力矩值的要求下就被连接在一起了。
3.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搅拌应严格按照试验通过的配合比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混凝土配料量应按重量计量,实际偏差不应超过允许范围。在混凝土运输中,应避免离析、渗漏、泌水,并防止坍落度损失。此外,在允许的情况下,应缩短混凝土的运输距离。如果混凝土失去了塑性,应及时进行处理,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加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自由落体高度超过1.5m,应采取有效的缓解措施,避免混凝土中骨料分离。使用起重机、吊车运输混凝土时,应满足下列要求:吊装设备应保持完好,运行安全稳定;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检查工作,彻底清除模板内杂物、垃圾,并清洗基础表面,使新老基础表面接触良好,保证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3.4后浇带施工技术
3.4.1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工作
         当施工中的主体结构温度变形与沉降变得稳定以后,便需要展开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在开展浇筑前夕,需要对后浇带处的钢筋作出一定的处理,将钢筋表层的锈渍清除。在浇筑后浇带前,应该将两侧主体结构的后浇带处首先展开凿毛,并且通过洒水来保持其湿润。对于后浇带当中存在的尘土以及垃圾,必须要及时的予以处理,从而保障混凝土在浇筑前能够更加洁净。在浇筑时,应该选用具有微膨胀能力的混凝土,同时要保障混凝土的等级能够比主体结构高。在展开浇筑工作期间,需要在低温的状态下入模,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加强,同时确保混凝土的新旧之间可以结合更加紧密。在浇筑期间,应该以先下后上的方式展开,防止直接接近缝边下料的情况发生。采取机械振捣时,应该在距离缝边大约80-100毫米的位置停止振捣,将最初混凝土受到机械振捣而出现裂缝的情况避免,随后在利用人工进行振捣密实,促使其能够结合紧密。在采取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后浇带混凝土展开施工的前夕,初凝之时,需要对混凝土表层存在的浮浆进行清洗,并保障骨料露出。当终凝后,应该利用高压水枪,对已拆除的钢丝网施工缝表层展开清洗。
3.4.2后浇带维护
         必须要尽全力确保水或杂质在后浇带施工缝中的停滞时间。一般而言,为了能够将后浇带更好的维护,无论是在后浇带缝的两侧,还是在后浇带缝的两端,都需要将挡水转设置其中,又或是将防水砂浆在后浇带的内壁进行涂抹。另外,在充分将后浇带作业施工面进行清理以后,应该利用一些物品进行封盖,例如:铁皮,或是木质的模板。同时,还需要制作挡水带,利用砂浆完成,从而对后浇带进行维护。并且在后浇带的四周,将临时护栏搭建,对其展开维护。如此,便可以保障施工的顺利,同时也保障施工的现场不会过于杂乱。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建筑企业需要对自身企业的安全和持久的性能进行提升,对其引起重视就能够在建筑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就是企业提升安全和持久的性能的核心,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也能为建筑行业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双伟.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1.
[2]赵晓光.探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4):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